科技新闻

奇妙的海底育婴室

【大纪元10月18日讯】在众多星球之间,地球有如蓝宝石般耀眼,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海洋占了70%。在广大的海洋中,只有表层的几十公尺有阳光的照射,随着深度逐渐增加,阳光会逐渐减弱。而在海平面1250公尺以下,除了生物本身发出的光之外,便是漆黑一片。

深海的压力极大,且既黑又冷,没有阳光供应植物行光合作用,多数人甚至认为,深海是个没有生物的地方。由于深海探测设备不足、采样困难,因此研究人员对深海的生物所知有限,而其中知道最少的,就是繁殖下一代的方式。

不过,一份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崭新且多采多姿的海底世界风貌。

深海景象多姿多彩

蒙特利湾海洋生物研究所(MBARI)研究人员在加州北部海岸,约一千六百公尺深的戈达断岩带,发现一个“海底育婴室”,章鱼与鱼类聚集在海床上,自在地孵卵和养育下一代。研究人员说,这是一个全新形态的“生物热点”(指海洋生物的密集聚集处),为人们印象中的幽寂海底注入了旺盛的生命力。

研究人员在产卵巢穴发现数千个紫丁香色的鱼卵满布在砾石上,还有章鱼紧巴住岩棚不放,专注地看顾着珍贵的蛋。海蟹、海葵、海星、海百合以及海扇等动物,也喜爱在此处定居。

这是海洋生物学史上头一回直接观察到深海鱼类照顾养护他们的下一代,同时也是首次见到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同在一处繁殖。

在1977年,地质学家想利用深海潜艇亚文(ALVIN)号去观察海沟,结果没找到海沟,却误打误撞发现海脊上的深海热泉。

过去科学家认为深海就像沙漠般贫瘠,而亚文号在深海热泉的喷出口发现有密密麻麻的生物攀附其上,大都是虾、蟹以及各式奇形怪状的管虫等。这些生物利用地热代替太阳的热能生活。然而,“海底育婴室”则是一个未知的生物热点。依照传统理论,这么深的海里不会有如此大量的生物进行繁殖。

MBARI的海洋生物学家德拉森(J. Drazen)说:“在戈达断岩带,鱼和章鱼的数量前所未见,生物量比其他同样深度海域多数百倍,是一种新型态的生物热点。”

德拉森推测,海底育婴室的形成可能与周围环境有关。因为戈达断岩带附近洋流的速度明显较快,而生物聚集所在的海底高原前缘地带,该处快速流动的洋流,正好有助于清除废弃物质,并随时补充氧气。

随着深海探测工具日臻成熟,有科学家大胆预测,在大陆棚底部或更深的海域中,有多达百万种的生物尚待发掘。

百万生物尚未发现

由于浅海地区早已有过度捕捞后遗症,今年5月的《自然》杂志刊登的封面文章说,海里的大鱼只剩下10%,包括公海里的鱼类:如大金枪鱼,箭鱼等鱼类,以及大型海底鱼:如鲟、大比目鱼、鳐等。人类疯狂捕捞是导致鱼类资源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

由于现代捕鱼业过于发达,对于任何一个新发现的鱼群,仅需10-15年时间就能捕完其总数量的9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指出,于全球15个重要渔业区中有11个,区内有60%的重要鱼种已严重衰减。

由于深海极具开发潜力,许多商业捞捕已将头脑动到了深海的鱼类上。海洋生物学家担忧许多生物可能还没人发现,就已经绝种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