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桃源随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当读起这篇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记»时,不擅长古典文学的我也可以为这段优美的文字所感动,心灵被文中精彩的描述深深地吸引着,居然可以兴趣盎然地一口气读到完。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许多不朽之作。 且不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大部头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等诗歌及短篇散文也足以使人百读不厌。 然而,若论到语言简练、造语精妙和情节曲折新奇,当首推陶公的这篇《桃花源记》。虽然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我们与陶公相隔十几个世纪,高新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为方便,但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理想自然境界仍然对人类具有永远的吸引力,桃花源中的人们怡然自乐的山水田园生活方式更是许多东方学者十分推崇和仰慕的追求目标。

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虽然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到极点,然而其精神生活却越来越颓废和空洞化。因此,陶公顺其自然、乐天知命的思想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以及纵情山水的志趣对迷失了价值观和生活目标的现代文明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启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哺育成长起来的人类,只有与自然调和才能永久地生存下去,只有大自然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