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科学家研究恐龙是否灭绝于小行星撞击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26日讯】目前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在6500万年前﹐有过一次巨大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次灾难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天外来客撞击了墨西哥湾﹐形成了一个深似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巨坑﹐而且又使数十亿吨的碎岩石溅到大气中﹐这些碎片及尘埃形成了一层大气笼罩着整个地球。

  北京青年报2月25日报导﹐但是有科学家对这次大撞击能对地球生物带来的那么大的影响有些怀疑。那一时期正处于白垩纪初期和三叠纪晚期交替的阶段﹐是标志着地球演化史上最大的生物灭绝阶段之一。这阶段导致地球上70%至75%的生物灭绝﹐也包括恐龙。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次撞击产生了这么大的后果呢﹖最近﹐美国﹑墨西哥和欧洲的一些科学家正在尝试用检测大撞击发生地点的岩石来探个究竟。

  今年年初﹐这些岩石就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岸的普尔托渔村提取出来﹐天外来客把这里的地面撞成了一个巨大的坑﹐它至今被埋在约一公里厚的沉积岩下。科研人员每天将钻头钻入地下深处﹐取出岩石样品﹐最终到取出当时大碰撞的岩层为止。这是被一个小行星撞击的岩石层﹐科学家估计﹐当时约有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马上被气化﹐或被反溅到空中。检测这些岩石将有助于科学家断定这些散落的物质对地球生物有多大的危害。

  这些岩石中可能有石灰岩,石灰岩是在海洋生物的贝壳沉入海底时硬化形成的。如果小行星碰撞石灰岩﹐撞碰所产生的热量则就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地球表面变暖。大撞击将大量二氧化碳抛入空中﹐使地球温度迅速上升﹐造成多种野生动物灭绝。这次撞击所产生的热量会将硬石膏岩石变成二氧化硫气体。这种气体则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二氧化硫云。小行星的碰撞所抛出的岩石尘埃和硫化云结合﹐使地球变得昏暗且极为寒冷。大多数植物死去﹐并且饿死了许多以植物为生的生命。天空中的硫酸﹐以酸雨的形式落到地面﹐让水和土壤带有毒性﹐使更多的动植物毁灭。

  科研人员在进行钻探取样过程中还找到了其他的岩石———溶岩和角砾岩。这两种岩石可帮助科学家判断这次撞击的强度。溶岩是在撞击产生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物质﹐而角砾岩则是撞击在空中产生爆裂后落下的石块。通过测量这些溶岩和角砾岩的大小﹑构造和数量﹐科学家希望计算出有多少碎片被蒸发掉﹐从而来测定撞击强度。撞击强度越大﹐碎片就越多﹐在空中释放出的能改变气候的气体就越多。

  认为恐龙灭绝于这次大爆炸的科学家被叫做灾变论者﹐他们认为﹐小行星的撞击产生了一次极为强烈的大爆炸﹐产生了足以杀死地球上大多数生命的致命的硫酸云。而持不同看法的科学家则被称为渐变论者。渐变论者断定﹐在白垩纪末期整个地球已处于一个极为可怕的环境﹐海平面下降﹐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火山爆发的岩浆覆盖了全球﹐岩浆的喷出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喷入大气层﹐也许这个小行星的撞击是恐龙和许多其他动物在这场生死之争中的最后一击。

  到底是灾变论正确﹐还是渐变论正确﹐正在开采的岩石也许将来能说明这一点。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