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紧跟中央的炮手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9日讯】

何祚庥在专业上不学无术,但却在革命年代和阶级斗争中练就了过硬的打闷棍套路。其实何祚庥在中共建政之初就参加过一个著名的专案组,鼓吹拆毁北京老城墙和许多古迹。这就是梁思成专案,在这里不可不单独一提。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北京城在近代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的火焚兵乱,但城市格局并未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中共建政以后,中共却决定拆除北京城墙。梁思成为北京城墙做了他的徒劳辩护。但争辩很快就结束了。科学和理性被打翻在地﹐踏上亿万只脚。

梁思成开始受到攻击。时任中宣部理论教育处副处长的于光远主持对梁思成的批判。在其组织下,30多篇大批判文章很快出笼了。因为梁思成“认罪”态度较好,大批判的文章没有发表,但只有一篇漏网,也是当时唯一发表的批判梁思成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就是时任中宣部卫生处干士的何祚庥。何拼凑成这篇文章后,为邀功请赏,便猴急猴急地亲自送往杂志社。

何祚庥的大作题目为《梁思成的错误思想根源—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梁思成的建筑理论是直接违反总路线的错误理论》,发表于1955年10月的《学习》杂志。让我们看看何祚庥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吧:

“粱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在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上有一定成绩。然而,他近年来所鼓吹的中国建筑的方向却有着严重的错误。

梁思成颠倒了建筑学中‘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讲求美观’的原则。粱思成的第一个错误是不适当地、片面地强调了建筑的艺术性,颠倒了建筑学中美观和适用、经济的正确关系。

粱思成第二方面的错误,是在建筑形式上的复古主义,近年来,梁思成曾经积极提倡‘民族形式’。可惜的是。在粱思成的理解中,竟把‘民族形式’看成是和现实生活内容无关、不随生活发展的一成不变的范畴,把合乎今天中国人民需要的民族形式和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等建筑形式等量齐观起来。

在谈到粱思成的复古主义主张时,还必须提出他对待古代建筑的态度。而在这个问题上,他更是站在一种保守的立场。……譬如说,北京市的城墙就相当地阻碍了北京市城郊和城内的交通,以致我们不得不在城墙上打通许许多多的缺口;又如北京市当中放上一个大故宫,以致行人都要绕道而行,交通十分不便。可是,粱思成却看不到这些缺点。”

何祚庥这篇文章通篇闪烁着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的光辉,揭开了北京建筑界阶级斗争的盖子,打击了资产阶级复辟的嚣张气焰,为广大革命群众撑了腰,壮了胆,打了气!于是对北京古文物的破坏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对北京古城的拆除,正是从城墙开始的。最早的拆除城墙行动,始于1951年。

到文革初期,古城墙和几乎所有的城门被破坏殆尽,经过数千年营造和建设的古文物毁于一旦。在破旧立新的功臣名录中,我们一定要记住何祚庥这个名字。@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