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

预防婴儿期“脑出血”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5日讯】

从通常意义上讲,脑出血是特指脑内非外伤性的自发性出血,其中绝大多数是由高血压合幷动脉硬化引起,发病年龄也常常在50岁以上,近年来本病也有年轻化的倾向,临床上出现了好多例婴儿期“脑出血”。

  这种发生在婴儿身上的自发性脑出血,其实,是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的一个表现。那麽,婴儿为什么会患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后者又是如何导致脑出血的呢?

  在胎儿期,孕妇体内的维生素K不容易输送给胎儿,故新生儿出生时维生素K贮存量只有成人的25%-7炉/o。,加之其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量少,肠道菌群少,在未及时补充维生素K的情况下,生后3—5天即可出现维生素K缺乏的倾向。到了婴儿期,其体内维生素K主要从乳类摄入,但它在母乳中含量仅为15mg/L,为牛乳的1/4,所以纯母乳喂养儿更易发生维生索K缺乏症。此外,在腹泻、应用抗生素;肝胆疾病等情况下,因消化功能紊乱,肠道正常菌群受抑;肝胆功能异常均影响维生素K的摄入、吸收与合成,进而加剧体内维生素K的缺乏。

  维生素K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凝血因数Ⅱ、Ⅷ、Ⅸ、X的凝血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一旦缺乏它就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脑内出血等危险。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脑出血,多发生于出生后一两个月的婴儿。患儿往往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或者嗜睡、昏迷,还可有喷射状呕吐、全身抽风等症状,两侧瞳孔也大小不一。严重时患儿很快出现脑疝而死亡。即使给予积极的治疗,也可能留下一些后遗症,如癫痫、智慧障碍、肢体残疾等。

  预防本症的发生关键是提高对它的认识,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1mg,早产儿每天0.5—1mg,连续肌注3天;

(2)生后1—2周及满月时重复注射维生素K,1次,可有效地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脑出血;

(3)孕妇产前两周常规口服维生素K,在新生儿后期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可有效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

(4)有肝胆疾病、长期腹泻、吸收不良综合征或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每月肌注维生素K,lmeo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