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人生感悟: 草莓与芭乐

【大纪元7月31日讯】.

   似乎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被当时的社会贴上关于集体身份的标签,例如“新新人类”、“X世代”、“E世代”等等。随着1980年代前后出生的一代逐渐进入劳动市场,报章杂志上也开始出现针对这批年轻人的定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称呼之一就是“草莓族”。

  草莓好吃但不耐压

  大致上,“草莓族”意指“中看不中用”。尽管能言善道、意见不少、自尊心强、重视自我与身份地位,但是却难以承担压力、好逸恶劳、缺乏团队精神、不重视长远打算;虽然在意收入高低,但是只要对现有工作“感觉不对”,就会马上走人,毫不留恋。相反地,企业界则指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芭乐”一样的年轻人:便宜、营养价值高、强硬、抗压性强。

  不少人忧心忡忡:是不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培养出这么多草莓?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草莓族”所描述的岂不是一个理想的消费者形象?最能“扩大需求”的难道不正是这样的消费者:好逸恶劳,因此大量消费各种号称能带来便利舒适的商品与服务;对未来效用的折现率很低,今朝有酒今朝醉,才会毫不保留地释放购买力;自我意识强,对自己在同侪文化中的身份认同与形象地位非常敏感,所以对流行有很强的需求;而如果不是喜新厌旧,汰旧换新毫不犹豫,又如何消化厂商一波波的推陈出新?

  芭乐是现代台湾牛

  “草莓族”的涌现,以及企业对于“芭乐”的企许期盼,其实是同一个经济趋势所造成的结果。这一代的年轻人在成长及进入社会的阶段,正好遇上全球化潮流所带来的世界性供给过剩。作为一个消费者,他们面对迅速崛起的消费主义;空前发达的传播科技;无所不在的流行文化,加上越来越细腻精准的广告行销手法,都使他们的欲望受到前几代人难以想像的撩拨。

  在此同时,作为一个生产者,全球化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产业技术的快速变迁使得人力资本(教育)迅速折旧(作为消费者,则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消费技能”),加上全球性的严重供给过剩,更加剧劳动市场中的竞争。不是“芭乐”,又如何面对这么严酷的竞争?

  上班芭乐下班草莓

  看来最理想的年轻人是“上班是芭乐,下班变草莓”,只是不知道一个人是否有办法在价值观上如此清楚的割裂?芭乐需要时间拚命工作与累积人力资本,草莓则需要时间购买消费与学习“生活知能”。也许新种的“草莓芭乐”最缺乏的,将是不被世界所绑架的安稳心情与沉静时光吧?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