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和民主社会

北京小左

人气 377
标签:

【大纪元8月21日】

1、中产阶级及其社会特征。
2、古典城邦社会的中产阶级。
3、寄生于封建制度和近代官僚国家中的自治城邦及其中产阶级。
4、过渡时代的无产阶级到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
5、现代中产阶级在经济水平上的定义。
6、论中国没有中产阶级。

1、中产阶级及其社会特征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应翻译为中等阶级,包含了两重意思,“中产”是以财产数量上衡量,而“中等”则是以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衡量。

中产阶级与民主社会(即公民社会)两者一致一体,民主社会必定由中产阶级组成而中产阶级则是民主社会的维护者。在古代社会,中产阶级是少数西方社会特有的社会集团。由于近代西方社会主导了世界发展,世界的其他区域才逐渐有了中产阶级、并转向中产阶级的社会。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是最初的中产阶级社会。近代欧洲社会则以英、法两国的中产阶级最为发达。而现代社会中西欧、北美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中产阶级社会。

古代城邦源于原始氏族公社,地域狭小、社会分工极简单,其城邦犹如一个大家庭,社会集团近乎一元,所以采取直接民主制度。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复杂,现代民主国家人口、地域较之古代城邦大了千倍、万倍,存在着多元的社会利益集团,形成现代代议制民主制度。近代欧洲的自治城邦和民族国家中德市民社会即处于两者的过渡阶段。

不同时代的中产阶级和中产社会,其经济特点也不同。古典雅典城邦的自耕农民使用少量家务奴隶,个体家庭的奴隶一般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近代的手工业者是小生产者,自己拥有生产资料,既自己参加生产,也剥削他的雇工,其剥削属个人性质。现代社会劳动者是大生产者,他无法拥有任何“完整”的生产资料,一切都社会化了。一个现代劳动者、其直接生产的剩余价值,被他的老板拿走了一部分,剩余部分通过工资和社会福利的形式而归属于劳动者自己。劳动者并通过购买股票、债券、不动产等资产以获取利息,这样他又“剥削”或“无偿占有”一部分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

但在本质上、不同时代的中产阶级是相通的。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在当代是最标准的中产阶级社会,其人民就如J.Carlton在《造就伟大美国的文本》中所言:“内战后的十年中……他们赞美自力更生,如有略逊于自力更生者如贫穷,这都被普遍的认为是堕落、无知、挥霍和软弱的表现,接受政府的钱就是接受’施舍’,而’施舍’就表示生活的失败。”这种独立自主和勤劳的作风是标准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我们中国人“笑贫不笑倡”的思想真正天差地别。

要而言之,中产阶级首先都是自由民,是独立的社会阶层,拥有干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政策的能力。其次、中产阶级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中产阶级既不若流氓无产阶级那样容易被收买而堕落、也不象大资产阶级那样因富有而放纵,是最有创造性、最富于活力的人群。例如,古典希腊和罗马都处于穷山恶水之间、却创造了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现代艺术、政治、法律和科学都已孕育其中。近代欧洲也凭借着市民阶级走出中世纪的黑暗。现代民主国家更是以无比韧力击败了纳粹德国和苏联两大恶魔。第三、中产阶级是民主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中产阶级除了为衣食谋外尚有余力,同时中产者个人的余力又不多,必须依靠社会,所以中产阶级更有社会向心力和合作精神,可以组成有力量的社会集团。中产阶级比无产者优越,因为无产阶级不得不全力谋生、无瑕它顾;中产阶级比大资产阶级优秀,因为大资产者剥削社会、只取不予,往往既不关心社会公益、也不支持民主制度--大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垄断实现对政治资源的垄断。于是中国人看到香港的大资本家不支持英国鬼子、却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共走到一路、共同专香港人的政。相较而言、只有中产阶级既有能力也有意愿参与社会,建成稳定的民主社会。

2、古典城邦社会的中产阶级。
古典希腊社会是城邦制度,以雅典城邦最为发达完善,且留下的历史资料最多,可以使现代人一窥真相。约公元前七世纪阿提卡地区的四个氏族结成联盟,成为雅典城邦的前身。由于希腊地域狭小,土地贫瘠又突出于地中海上,人民多从事商业和海外殖民冒险。结果人群混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联盟解体、让位给以地区组织为基础的城邦制度。公民大会取代了氏族大会,但氏族大会中所有族人都对城邦公共事务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制度却保留下来,发展为古典城邦民主制度。罗马共和国有和希腊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也以地区和社会组织为基础的元老院和公民大会代替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库里埃大会、建立相应的贵族民主制度。

由于生产能力和技术的进步,雅典城邦中产生巨富商人,造成人民分化,以至在公元前六世纪一百年间先后发生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梯尼改革,限制大土地所有,结果雅典城邦始终以小自耕农为主体,是为雅典的中产阶级。城邦制度的总结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富人只顾为自己牟利、无产者没有远见,唯有中产阶级关心公共事务,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支持者。为维护城邦民主、亚氏甚至反对社会分工--因为分工会引起的社会分化。但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蛮族波斯人入侵引发数十年的波希战争,其结果一方面是田园荒芜,另一方面是胜利者希腊人发现战争实在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劳作更容易获得光荣和财富。有技术优势的雅典人变成了雇佣兵--中产阶级堕落了,城邦制度也无法维持、让位于专制君主帝国。

原本城邦民主制度基础雄厚的雅典建立帝国不能成功,希腊本土最终由马其顿蛮族入侵的方式实现了专制君主帝国。相反、罗马共和国始终是贵族民主制,更容易为掠夺战争所腐蚀,尽管罗马共和国对外征服战争更为则成功并自动地转变为罗马帝国,可罗马人除政治法律上的成就外,科学、哲学、艺术和宗教等都无法和希腊人相提并论。

3、寄生于封建制度和近代官僚国家中的自治城邦及其中产阶级人民。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蛮族入侵中瓦解,西欧进入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王室和罗马天主教庭争权,日耳曼人是蛮族战士,他们没有文化,意识形态上不得不依靠教会,又因十字军东征一事,教会遂占据优势。王室势微、地方的封建贵族势力逐渐脱离王室而兴起,在中世纪后期形成封建采邑制度。

封建贵族不事生产,农产品由采邑的农奴供给,工商产品和金融流通除了靠强盗式的对外掠夺,就只能靠城市中的工商业者了。于是罗马帝国废墟上的残破城邦在教会的卵翼下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利用封建贵族其固有的经济困难,城邦从封建贵族手中赎买回城邦自治权。城邦居民变成自由民、这个市民阶级就是新兴的中产阶级。

封建贵族和封建教会本性即是掠夺,不擅经营、采邑狭小、中东远征又见了世面,所以对城邦工商业者的盘剥加剧,市民阶级也自然产生反抗力、特别是对远在天边的罗马教廷的盘剥更无法认同。新教运动就在西欧各地发生,无权无势的王室被市民阶级抬出来,做为新兴的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标志对抗教廷和封建诸侯。

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在十三世纪后的五百年间都被王室联合市民力量摧毁了,之后成长起来的是君主专制的官僚国家。其中几个主要的国家出路各不相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的君主专制国家,其王室支持地海盗式冒险家发现并抢占了美洲新大陆,带回大量贵金属硬通货,王室经济上不需要依靠自治城市的市民阶级,市民阶级不能发达,结果西班牙、葡萄牙两个王国也由于竞争不过英、法等新兴的由市民阶级支持的官僚国家而逐渐衰落了。

德国和意大利的自治城邦本来发达,但在早期自治城邦对封建诸侯和天主教会的复杂斗争中,王室和市民阶级都失败了,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才形成统一的官僚国家。这时的英、法两国已经近乎是现代民主国家,于是德、意两国成为其后近一百年间欧洲和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

俄罗斯处于西欧文化圈的边缘,本来就没有城邦制度的渊源,只能是次生国家,三百年来的俄国一直是对西欧文化被动反映的怪胎。是君主专制和封建贵族混合共治下的不稳定政体。

唯有英国地理上孤悬海外,远离中世纪文化的中心--地中海地区,罗马天主教会难于直接统治,又因百年玫瑰战争大大地消弱了王室和封建贵族,结果最早演变为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

法国波旁王朝势力强大,是最典型的近代君主专制的官僚国家。由于奢侈腐化且征伐无度,王室不得不依靠市民阶级的经济支持,导致市民阶级壮大,从一八八九年法国大革命开始的一个世纪内,法国即成为全世界现代化政治革命的中心、并在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中第一个实现现代民主。

十八世纪的波旁王朝中实际掌握政权的是国王及其统领和任命的官僚集团。不事产业的国王凭着他对国家土地的主权向人民收取赋税。一方要多取、一方要少付,构成国家政治斗争的中心。参与国家政治的社会集团分为三等,第一等教士;第二等封建贵族;第三等是有财产的自由民,即自治城邦的工商业者和自耕农,三者各自推举代表组成三级代表会议。再下是无政治能力的无产者和非自由民(隶农)。

第三等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号为中等阶级,本无权参政,只因贵族不事产业,王室经济上有依赖,才有了些说话权。那时的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都在国家官僚机器的压制下衰微不堪,三级代表会议成为第三等级的代表,三级会议职责所在、本是国王用以召集民众宣告增税的场所,但市民势力增加、遂反客为主,要求国王若不得到议会同意,就不能增税。双方冲突不能解决,于是爆发法国大革命。

争夺税收权是英、法、美三个主要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这时的市民阶级即中产阶级大部分是小业主、小工场主、手工业者、自耕农--按马克思的理论即是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自由民,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自己从事劳动、但也剥削他的雇工。只有少数是不参加劳动的大资产者、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

4、过渡时代的无产阶级到现代社会的中产阶级。

十九世纪初期在欧美地区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市民阶级分化,少部分成为大资产者,多数小资产者破产、成为无产的产业工人或失业者,这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从后来人的眼光看,这是一个由近代君主专制的官僚社会向现代中产阶级民主社会过渡的时代。

马克思所谓的“无产阶级”是指现代产业工人、即现代化大工业(大机器)生产条件下的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雇佣劳动的创造和当时的中产阶级劳动创造相同,包括物化劳动、劳动力补偿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物化劳动即机器、原材料等的物质投入,劳动力补偿即是劳动者的工资,剩余价值则是新创造的多出物质补偿和劳动力补偿的部分,成为雇佣者、资本家的利润。

马克思认为,资本必须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才能生存,所以资本的本性就是在分配中获得最多的新价值或者利润--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常识。由于劳动力供过于求、对雇佣劳动者存在着巨大的失业压力,同时劳动生产率低、工人额外精力有限;相反,人数少、精力足的雇佣者即资本家易于组织,于是雇佣劳动在彼此对抗中就居于下风,不得不接受最低工资。即工人的工资只是其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只能维持劳动力补偿或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新价值。其余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即所谓的“剩余价值”都被资本家阶级无偿占有了。工人阶级自然就成为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了。这是马克思的逻辑。这种最低工资被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社会主义者拉萨尔称为“工资的铁律”。马克思实际的革命活动、即通过组织共产党把工人联合起来,就是致力于打破这种“工资的铁律”。这是马克思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马克思根据当时的事实和他的理论逻辑、认为机器化大生产和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必然导致社会日益地简单化、中等阶级被消灭,只剩下对立的两个阶级、即雇佣劳动的无产阶级和不劳而获的大资产阶级,而大资产者是食利的废物、对社会无所用。所以人类社会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但事实上,马克思死后,在主要的现代化国家--英、美、法,这种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被逆转了。十九世纪末开始的以石油和电力为动力的自动化生产革命千百倍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带来了全新的机器产品,最终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能力的提高使人类从事必要劳动的时间减少,即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增加了。尽管减少了直接生产的就业机会,但间接的服务业就业量增加了,所以就业总量增加,失业减少。第二、新生产方式下、生产劳动不但是体力劳动,而越来越是智力的劳动,于是劳动阶级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对智力的独占也日益成为劳动阶级在和大资产阶级对抗中最有力的筹码。第三、生产产品必须用于消费,高的生产能力要求提高社会大多数的消费能力,使生产得以继续,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由马克思时代以前的“供给决定需求”转变为“需求决定供给”,做为社会消费主体的劳动阶级说话权力增大。第四、由于马克思等社会主义者和工人运动领袖的启蒙教育,工人阶级成为有自觉的阶级、有组织的力量,这种“阶级斗争”的结果,工时缩短了、工资增加了、有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广义的工人阶级即雇佣劳动阶级的实际劳动所得远远超过了“仅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水平,打破了拉萨尔的“工资的铁律”。原本无产的劳动阶级逐步形成新式的中产阶级。劳动所得不仅能满足劳动者最低生活需要、而且有所剩余。

劳动阶级依然被剥削,却已经夺回了部分劳动果实--即占有了部分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以两种方式兑现:劳动阶级的工资所得不再是“仅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是远远高于“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有所剩余,这是劳动阶级占有剩余价值的第一种方式。这种剩余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和不动产等方式被再投资、从而以利息方式进一步得到剩余价值,这是雇佣劳动获得剩余价值的第二种方式。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发展为以大多数劳动的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和少数大资产阶级共治的现代民主社会。中产阶级也享有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绝对量的大部分,所以可以与大资产阶级和平共处。其中的基本分别:中产阶级是左派,强调社会平等、政府干预和社会福利。大资产阶级是右派,鼓吹保护个人自由、减少政府干预和降低社会福利。

5、现代中产阶级在经济水平上的定义。

当代欧美国家的大多数劳动者都属于中产阶级社会。从收入方面看,平均说来、如果一个人一生所得超过他一生的花费、即他有遗产,这是中产阶级的下限。从财产角度将,如果一个人既有相当多的经济财产、同时其财产的利息所得又不足以维生、因而必须从事劳动,这就是中产阶级的上限。

以当代美国社会为例,年收入在二万至四万美元之间、可算是中产阶级的下限。个人年入在二十万美元左右或纯财产在一、二百万美元之谱,大概算是中产阶级的上限了。再高者就不需要劳动、完全可以依赖食利维生了。

以上只是大概而言,不可以绝对化。因美国是中产阶级社会,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上有资格成为大资产阶级的人也常常参加社会劳动,有劳动所得甚至其利息收入虽高,却并不使用、而只靠劳动所得维持其中产阶级的生活。其遗产除少部留给亲友外,其余都捐献给教育、宗教和慈善机构。另一例外是文艺体育明星、大艺术家和技术发明家等,因其人都有特殊秉赋,非平常人可及,其个人劳动完全无法社会化或平均化,所以劳动所得极高,从收入性质上讲当属中产经济、若从收入水平看则属大资产阶级,他们生活方式的倾向则需要看其幼年的社会教养而定。

6、论中国没有中产阶级。
了解了中产阶级的社会特征,就可以理解无论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中国(现代台湾、香港除外)都没有中产阶级或公民社会。

中国古代城市工商业很发达、但城市更是官僚政府的中心,皇室和官僚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于农村,城市工商业者政治上被官僚政府统治、经济上为官僚政府和皇室服务,完全没有独立性。农本商末,城市工商业者完全没力量、没资本和国家争权。农村自耕农被宗法的家族势力所制约、最终也归到皇上,更不能成为独立的自治力量,所以就有了中国人一盘散沙的民族根性。

在当代中国很多人以为那些发了财的人就是中产阶级,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受现代化冲击后产生地很荒谬的结论。因为这些财主没有独立性,少数先富起来的多是靠“政策”--即政府的特别扶植,其中多数都是大小政府官员及其家庭成员,这和中国古代社会“官商勾结”、“千里为官只为财”的思想一样,还是传统。中产阶级不仅是经济上的有产者,更必须是在政治意义上处于社会中间地位的自由民阶级。

源自《议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调查指五十万港人游行参与者多为中产阶级
传培顿将加盟NBA湖人队
专访王丹(二)
【专栏】傅国涌:富豪中的异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