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何山﹕“妞妞”事件的前后

【大纪元11月16日讯】 “妞妞”事件在大陆再有新的发展。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的独生女儿李倩妮(又名妞妞),16岁留学英国,18岁留学美国,年仅24岁,就由她的母亲及其旗下公司,投资2100万人民币,摄制一部由妞妞所写的小说为篮本的故事电影,由妞妞自任女主角,并高价聘请香港某青年歌星作男主角,希望把妞妞包装成香港偶像明星。过去的一个星期中,大陆网民对“妞妞”事件的关注程度更甚于“美国总统选举”。

资料显示,《时差七小时》由深圳市梦想隧道影视文化公司,投资2100万人民币摄制而成。电影讲述一名16岁少女到海外求学的生活和情感经历。男主角是香港偶像明星陈冠希,女主角则是深圳市委副书记的女儿李倩妮。她同时兼任电影的编剧、制片兼出品人。

有深圳市委内的员工向本台表示,知道《时差七小时》是副书记女儿自编自导自演的。

–“自编自演知道呀,她不是当主角吗?”

不过,对于副书记的女儿是一掷千金的出品人,却不是人人都知。

–“真的吗?我还真的不清楚这件事。”

本来,在香港这样的社会,名演员成龙力捧其子陈祖名;上市公司中建电讯的大老板麦绍棠出钱出力支持其公子麦俊龙进军银色事业,并不奇怪。但是在中国大陆,这位女主角妞妞的父亲却是是主管深圳市宣传、文化的市委副书记,就显得不寻常了。今年10月,李意珍辖下的深圳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文化局、共青团深圳市委等五个部门,联合为“老鼎”的女儿站台,要求全市中学组织学生观看这一出声称具有教育意义、反映中国小留学生在海外生活的国产电影。

10月23日,影片开始在深圳上映,首三天全国总票房仅67万元,深圳一地就占了64万5000元,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票房则惨淡收场。入场观众不足十人,与深圳首三天创下64万的“佳绩”向去甚远。事件随即引起深圳市民众的反弹,议论纷纷。

有网民10月26日在网上揭发,是深圳市宣传部五个部门联合下文,命令市内各校的初中生利用上课时间,自费20元观看该片,才有此“佳绩”。网民质疑深圳市委大力推荐这部影片,是否与“妞妞”的父亲和家庭背景有关。有家长在网上就贴文表示,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的时候,市政府五部委都如此隆重下文组织学生观看《邓小平》、《小平您好》等影片,为何对这部青春偶像电影却如此重视?

到了10月29日,深圳市文化局回应:“确实向学校推荐这部电影,但没有强制学生一定要看”。最近,深圳市委在接受本台查询时,仍坚持并非强制要学生观看。他们表示﹕“就是一个推荐收看,没有完全要求。因为我们对深圳本土出的文化产品都会经常有这个做法。”

10月30日,女主角“妞妞”表示,这部电影跟她在深圳市委任职的父亲没有关系。而网上的讨论却开始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删除。在南方,除了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事件之外,深圳的媒体在事件中“集体失语” 。只有广州传媒仍然穷追不舍。不过,记忆犹新的是,《南方都市报》去年报道过广州孙志刚事件,其后多名高层遭到“整肃”。

被愈为“胡温喉舌”的北京《中国青年报》于十一月开声发功,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也加入穷追猛打行列,揭露这位深圳市委副书记的女儿“妞妞”原来是三家公司的老板,名下注册的财产达七多万人民币。到了11月5日,李意珍终于顶不住来自“北方”的压力,愿意接受传媒的采访。他向《中国青年报》表示,“要向学生和家长表示歉意”、 “向市委作出深刻检查”、 “并请组织对其家属经营的公司进行调查”等。估计,李意珍的仕途为此已蒙上阴影。而深圳市教育局11月5日则回应,“妞妞的父亲没有给我们或其他部门打招呼或暗示关照这部影片”、 “今后不再推荐看片”。

不过,李意珍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并没有平息这场“妞妞的风波”。11月3日”妞妞”李倩妮据传已经飞往美国。她16岁赴英留学后,其角色一直是学生,而其名下又的确拥有三家在中国注册的公司,资产达769万元,这些资产怎样来的呢?留学多年,在英国一年花费至少20万元的费用又是怎样来的?在美国一年近30万的学、杂费用又出自何方?有分析认为,李意珍的道歉避重就轻,是弃车保帅。北京《法制晚报》的评论文章指摘李意珍的“道歉表态”毫无诚意,对实质内容避重就轻,旨在卸责。因为仅仅道歉显然是不够的。李意珍无法说明仍然在外国留学的女儿的巨额资产从何而来?

有大陆记者在“妞妞”上机前问她,为什么你在这些公司有这么多股份?她回答说,可能是她的妈妈借用了她的名投资的吧。

目前,李意珍不否认、也就间接承认了其妻女旗下拥有深圳梦想隧道公司700多万元的资产。而公众的注意力早已经从《时差七小时》这部电影,转到了“妞妞”母女在深圳拥有三家公司,身家高达700多万元的问题上。公众要求解释,电影《时差七小时》的资金从何而来?李意珍的夫人究竟经营的是什么“业务”?规模有多大?这些“业务”有没有沾了李意珍权力的光?

本台记者多次致电李意珍,虽经传达室通传,但都没人接听。李意珍在向《中国青年报》所表达的道歉表示:对中纪委有关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不能在管辖范围内经商的规定,认识片面;以为主要是指不从事金融、证券业,不从事房地产,不承包工程等,“忽视了文化产业”。他说,已要求其家人,尽快退出他管范围内的业务。

不过,以上的解释并未为公众接受。有分析指出,作为一名中共的高级干部,李意珍不可能不知道中纪委规定。福建省出版的《海峡都市报》,实行“异地舆论监察”,揭露“妞妞”的公司今年凭其父亲的关系中标获一家刊物的主编权,然后再将转让牟利。报道称,首届文博会今年十一月十八日开幕,事前数十家公司投标制作大会的唯一正式刊物《文博会会刊》。七月间李意珍的妻子赖新平、女儿“妞妞”的梦想隧道公司是唯一中标的公司。但李氏妻女的公司其后将该刊的广告代理转让,收取“过路费”、分享广告总收入的20%。

据资料显示,现年25岁的“妞妞”李倩妮,拥有深圳梦想隧道影视文化公司,注册资金328万元,她出任公司法人代表和总经理。深圳仁和海外投资服务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李倩妮是最大股东。深圳市披克电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大股东亦为李倩妮。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