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六千年前上海第一人头骨亮相

【大纪元5月12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电)六千年前“上海第一人”今天上午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议室露面,“上海第一人”的头骨盖着红绸被小心翼翼地捧了出来,这是崧泽遗址最新发现的上海人,经鉴定是一位年约二十五至三十岁的男子,是上海目前发现最早的先民。

上海新民晚报报导,今年二月到四月,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位于青浦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首次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的马家滨文化遗迹,清理出七座墓葬。其中六座墓葬是头向北单人仰身直肢葬,一座是俯身葬。俯身葬墓主头骨保存较好,经鉴定是一位二十五至三十岁的男性,也是上海最早的先民。

新发现的马家滨文化时期堆筑的高台地,是比良渚文化还早一千多年的祭坛,也是太湖地区最早的人工堆筑祭坛。在祭坛北面还发现了同时期的建筑遗址,形制较完整的有一座,这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房子。房址平面呈圆形,外圈柱洞十五个。房内地面硬实,面积约五点五平方公尺,专家分析这不是一般居住的房子,而与祭坛有密切关系。

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批石器、骨器等,其中石斧双面管钻穿孔,过去一直认为管钻穿孔技术出现在崧泽文化晚期,这个石斧的出现,把这一技术提前了一千多年。

同时期的灰坑中还发现一只陶塑小猪,圆圆的,是典型的家猪,这个发现把人类驯化猪的历史向前推进到六千多年前。

崧泽文化距今约五千八百年到四千九百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

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滨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崧泽遗址在青浦城区东四公里处,遗址中层为崧泽文化墓地,共发现一百三十六座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