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奥斯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纪元5月7日讯】由美国影艺学院6000 位电影圈中幕前幕后的活跃份子所票选的一年一度全球瞩目的奥斯卡金像奖,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最近在电视、杂志、报章、网路的娱乐新闻几乎都跑不过这个主题,可是,这个已有76年历史的大奖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借着奥斯卡金像奖的前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奥斯卡的种种!

—-奥斯卡金像奖的名称及来源

奥斯卡金像奖(Oscar Awards)的正式名称为“学院奖”(Academy Awards),该奖项成立于1928年,主办单位为美国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在1931年后才被称为奥斯卡奖。之所以叫做奥斯卡,是由于在当时,服务于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女秘书玛格丽特‧海立柯,瞥见金像奖座时,不禁随口说出:“啊!他真像我伯父奥斯卡!”一名报社记者恰巧在听到这句话后,便把此资讯传达给读者,因此,金像奖又被称做奥斯卡奖。

—-奥斯卡的金像奖座

奥斯卡的金像奖座是由一个站在五环片盘上,双手交叉于胸前,握着一把长剑的裸体男子所组成的,奖座中的五个环代表着影艺学院的五项重要工作部门:制片、导演、编剧、演员及技术人员。这个高十三吋半,重六又四分之三磅的奖座,内里是铜锡为主的合金,外表则镀上一层金色薄片,所以看起来闪闪发光,也因此称其为金像奖。金像奖座的设计人为当时在米高梅公司担任美术师,塞德力克‧吉朋斯,他不仅设计了金像奖,在第2届的奥斯卡开始到第29届为止的28年间,他个人共获得了39次提名,独得了11次金像奖,只要是由米高梅公司出品的优秀影片,吉朋斯几乎都参加美术设计工作,他也因此成为影史上最杰出的美术设计者之一。而每座金像奖座的制造费约为四百美元。

—-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参赛过程

**影片参赛日期及限制

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从1929 年开始,每年的参赛合格日期为一整年度头至尾(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上映的电影),隔年二月底举行颁奖典礼,故官方统一使用的年份,为电影上映的年度(例如2004年的颁奖典礼,但是我们必须称其年度为2003年)。由于奥斯卡金像奖对于参赛的影片采取无限开放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参赛影片在该年度有在美国本土进行商业上映的影片,无分语言国别,都有参赛资格,亦可角逐任何奖项。

**投票制度

奥斯卡是两轮投票制度,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美国影艺学院下属各部门提名(记名方式),也就是:演员身份的成员圈选最佳男女主配角,摄影师身份的圈选最佳摄影,以此类推….,因为是各司其职,所以入围名单的可看度都相当的高。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影艺学院轮流放映,随后影艺学院的6000 位全体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来决定影片的得奖与否。投票后的选票是交由美国普莱斯一沃特豪斯事务所加以统计。选票放在保险箱,由警卫人员日夜守护。统计后的用纸全部烧毁,绝对保密。各项获奖名单,分别装入密封的各个信袋,直到颁奖日的当时,由颁奖人拆封宣布。因为影艺学院的每位会员都可圈选任何一个奖项,而且更特别的是,这些奥斯卡的6000位评审委员不需要看过所有合格的参赛电影,就可进行入围圈选以及最后得奖圈选,所以也有人说奥斯卡是:入围靠实力,得奖看运气!

—-奥斯卡金像奖中的外语片

奥斯卡金像奖是从第二十届起,才在特别奖中设最佳外语片。参选影片虽然并不需要在美国本土上映过,但必须是上年度11 月1日至下年度10月31日在该国商业性影院公映的大型故事片。奥斯卡采用向世界各国提出邀请函,请各国推派一部电影参赛,而这部影片必须是由该国的电影组织或审查委员会推荐,而且必须添加英文字幕,送交学院外国片委员会审查。然后进行秘密投票选出五部提名影片。观摩五部影片后,再由四千名美国影界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选出一部最佳外国语片。外语片只授予作品,而不授予个人。

—-历届奥斯卡之最

**个人获得最多奥斯卡奖者:华德秋斯奈(WaltDisney): 26座正规奖项和 6座特别奖,包括12个动画奖以及荣誉奖等多个奖项。

**获得奥斯卡11项奖座的影片:1959年《宾汉》、1997年《铁达尼号》。

**获得奥斯卡10项奖座的影片:1961年,《西城故事》

**获得奥斯卡9项奖座的影片:1958年《金粉世界》、1987年《末代皇帝》、1996年《英伦情人》

**获得奥斯卡8项奖座的影片:1939年《乱世佳人》、1953年《乱世忠魂》、1954年《岸上风云》、1964年《窈窕淑女》、1982年《甘地》、1984年《阿玛迪斯》

**获得奥斯卡提名奖项最多的影片:1950年《彗星美人》14项、1997年《铁达尼号》14项、1939年《乱世佳人》13项、1953年《乱世忠魂》13项

**获提名最多项目却全部落榜者:1977年《转捩点》、1985年《紫色姐妹花》各获提名十一个项目

**得奖次数最多的“最佳男主角”:史宾塞屈赛、佛德烈马屈、买利古柏、马龙白兰度和达斯汀霍夫曼

**得奖次数最多的“最佳导演”:约翰福特:1935《革命叛徒》、1940《怒火之花》、1941《蓬门今始为君开》、1952《翡翠谷》

**得奖次数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凯瑟琳赫本:1934年《晨之光》、1967年《谁来晚餐》、1968年《冬之狮》和1981年《金池塘》

**奥斯卡提名最多次的女演员:凯萨琳赫本(12次)、梅莉史翠普(12次)

**奥斯卡提名最多次的男演员: 杰克尼柯逊,11次

**奥斯卡提名最多的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Wyler)

**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摄影的影片:1934年《一夜风流》、1975年《飞越杜鹃窝》、1991年,《沉默的羔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