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子村的黑色致富情结

标签:

【大纪元7月23日讯】(亚洲时报在线记者焱桦7月23日报导)中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宫集镇宫小村安徽省宫小村,一个因被一家中国媒体爆出充斥着“租赁乞讨”的普通农村,一夜之间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宫小村下辖4个自然村,亚洲时报在线所到的那个村子,据说大概有600多人,亦即三分之一的家庭仍在从事“租赁乞讨业”,这也是一个相当震撼的数位。

“打去年媒体曝光之后,公安来抓过,现在村里带瘫子少了,即使有也不多,”中国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宫集镇宫小村一名居民说。根据一家中国官方媒体的文章,宫小曾有八成的村民做过“租赁乞讨”的营生,村里形成了一条隐形产业——“租赁乞讨业”。

有当地居民表示,已好几次带各地记者近距离感受宫小。这名不愿具名的宫小村居民指出:“光是去年我都带过好几次记者进村,上海的也有,焦点访谈也要求采访我,但是上头不让去,怎么说这也不是一件好事嘛,影响地方形象啊。再说我也不想去出这个风头。”

对于缘何拒绝《焦点访谈》的采访,这名居民毫不讳言,一边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一边大吐起曾有报道有不实之处的苦水,似乎并不感谢中国记者揭露了宫小干非法的“租赁乞讨”营生。

不少的宫小村村民都对中国媒体的“不实报道”颇有微词。“他说我们村里都是什么名狗,这狗那狗的,我都叫不上名字,我们这里哪有什么名狗,都是我们本地的土狗。这不,最近打狗打的厉害,有人把两只几个月的小狗扳(当地方言“丢”的意思)在这里,你要吗,要就送给你”,他说着他拎了两只小狗给记者,似乎并不稀罕那两只“名狗”。

对于中国媒体描写宫小富裕状况,宫小村村民似乎也不很认同。“他(记者)说宫小有很些人咋富咋富,其实富的毕竟是少数,富也不一定是带瘫子带富的,人家也上外边打工。其实他们家不算什么,我家房比他们的房还多的,你说这咋说?”他告诉记者,村里人也去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打工,挣了钱回家盖好点房子毕竟是少数。村民也表示,村里住着土房的的人也大有人在,并不是各个都住二层小楼的。

一名当地居民表示:“过去是有人带过香,估计也就三分之一的(家庭)带过瘫子,但是媒体一曝光,公安也来管过这事,犯法的事情谁还敢干啊?现在干这个的的确少了,有也是少数。”

对于村里如此壮大的“租赁乞讨业”,宫小村村支书并非毫无察觉,而且在几年就有所察觉,但因为缺乏法律常识,认为“带香是两相情愿”,“公安也来过几个也没用,怕犯众怒”,也就听之认之了。

虽然中国媒体的报道的确断送了宫小人的财路,也因为他“有点夸张”的“不实报道”激起公愤,但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有关报道,才引起舆论重视一些农村存在的“租赁乞讨”致富心理,遏止以残疾儿童为乞食工具的黑色致富行当。

安徽省公安厅在今年中国新年前后发起了一次大搜捕。去年中国新年前后安徽省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彻底了解这些孩子们的来历,通知孩子的父母将孩子领回家。

就目前宫小的情况看,可喜的是,在政府严厉打压下宫小人现在“带香”人数锐减,但让人担心的是,在宫小人心里:不让“带香”就是失去了一条财路。正如中国媒体所言“说到底还是三农问题”,农民的生计问题无法解决,一旦严打过去了一切难保不照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内部整肃不断 三中全会前官员持续落马
陕西省前卫健委主任被查 该省深涉活摘器官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下滑 总体消费萎缩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至去年11月以来新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