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谣难断 孩子需要“精神鸦片”吗?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30日讯】哈尔滨的中小学广泛流传着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这种灰色童谣,甚至有些童谣还带有黄色、暴力倾向,但无论如何劝解、禁止,它在儿童中依然有着很好的“市场”,令家长及教育界忧心不已。根据调查发现,现代社会的重压和不良文化的影响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烙痕,灰色童谣背后是灰色的天空,是他们心中负面情绪的无奈宣泄。

据新华网报导,哈尔滨一小学四年级学生笑笑经常和同学 “分享”痞子童谣,而且言出惊人的说,不会童谣就会被同学看扁,显得很老土,根本就没办法混!长年从事妇联工作的徐女士表示,痞子童谣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和家长的一块心病,带有色情、暴力色彩的童谣将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养成。她说,这些灰色童谣就像鸦片,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哈尔滨尚志小学校一位孙老师说,灰色童谣给孩子们的心灵蒙上了不健康的影子,也会影响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暴力和色情童谣就更可怕了,这些“先入为主”的低级歌谣将直接影响他们性格的养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认为,痞子童谣的内容格调不高,甚至含有色情和暴力色彩,而成长阶段的孩子正是性格养成期,心理处于一种不设防状态,长期的灌输带有暴力、色情的观念将很容易使孩子养成暴力倾向、冲破心理防线,做出不良举动。

据调查发现,痞子童谣不仅在哈尔滨广泛流传,在北京、安徽等地的中小学校也是“遍地开花”。虽然一些童谣内容并不健康,但内容却更接近孩子的真实心态,宣泄了心中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是在现实生活中累积起来,却又无法向家长和老师诉说,他们承受着现代社会的重压。

哈尔滨一小学胡老师分析,痞子童谣中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敌对和叛逆情绪,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教育体制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为了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对每个学校来说都是最重要的。10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做作业就要熬到9点多,周末还要参加不同的辅导班,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就是“累”和“烦”。

“心累”让孩子们变得消极,他们开始用戏谑的童谣发泄不满。三年级学生苗苗说,满脑子都是作业和考试,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师和大人从来都不问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想做什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主治医师张文艺说,灰色童谣是孩子们对成人文化的一种“嫁接”,以戏谑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或以变形的手法反映学校乃至社会上的许多不正常现象。

王丽敏指出,痞子童谣的风行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一种信号:应该及时反思现代社会提供给孩子成长、教育环境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压力。特别是网络、电视、电影等传媒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得不直面“社会信息泛滥、不健康文化滋生、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等成人社会困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高虎:我要为黄定宇喊冤 有人借我撞人出名
黄定宇取保候审 导《巨人游戏》拍戏太慢被炒
十三行博物馆水笔仔特展展现湿地多样生态
大陆灰色童谣禁不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