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湖草莓 红金飘香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专题报导) 苗栗县大湖乡草莓栽种面积占全台9成以上,素有“草莓王国”美誉,每年12月至隔年4月为草莓产季,大湖农会推广股股长黄兆洪指出,去年草莓栽种面积为485公顷、年产量1200万公斤,年产值达9亿7千余万元。

苗栗农改场技佐刘增城说,草莓娇嫩、不耐久藏,台湾加入WTO后,国产草莓反而占优势,因为进口草莓一经急速冷冻,再解冻后风味就会变差。为解决草莓不耐久存、避免盛产期供需失衡,大湖地区农会进一步创立大湖酒庄,将新鲜草莓酿制成酒,两年来已创下近6千万元销售额,“草莓不再只是草莓”,有人给它封上最新称号“台湾红金”。

大湖农会表示,苗栗县大湖乡四面环山,海拔标高3百至7百公尺,年均温摄氏20度,冬季少雨、日夜温差大,这对性喜冷凉,及生长适温18至22度的温带水果草莓而言,堪称完美之地。

原产于欧洲的草莓,日治昭和9年(1934年 )由日人引进在台北草山(阳明山 )试种,但因北部湿冷,不利草莓生长而未普及;民国47年,大湖乡民赖云添、陈世源、吴士金,将北县芦洲友人李安章所种美国马歇尔草莓品种引进大湖,改写大湖农业史。

时任大湖农会推广股股长的黄长宏说,赖云添等3人第1年栽种的草莓面积共1.2公顷,至69年成长至50公顷,销售管道主要透过中盘商到大湖与农民作契约式收购,价格虽比种稻好,但仍控制在少数盘商手中。

大湖草莓产业出现戏剧化转变,要从65年说起。黄长宏说,当年农友吴兆干、罗庆男、吴秀珍、徐志文等人,将采收1甲地的草莓集中在台3线农舍,等待中盘商收购,正巧两辆台北来的游览车经过,惊奇这被国人视为“舶来品”的农产,在台湾竟有人种植,遂要求入园采果。

一直苦恼农产品价格始终遭买方剥削的黄长宏,见“采草莓”有商机,在当时农会总干事谢鸿运授权下,向县府争取辅导农友转作草莓。

大湖农会68年试办观光采果,69年编列经费,大量印制海报寄往全国机关团体、各大旅行社,接受预约采果,配合媒体报导,一炮打响“大湖采草莓之旅”这项新兴休闲产业。

当时正值中山高速公路开通,吸引南北游客络绎不绝来到苗栗大湖,对大湖草莓产业可说“如虎添翼”。农会除在台3线大湖乡入口处竖立“草莓精神堡垒”地标,还录制由吴干宏作词、许明得作曲、刘美花演唱的“1颗红草莓”录音带,发放给草莓观光农园播放,增添游客采果情境。

大湖农会推广股股长黄兆洪说,79年时,大湖草莓栽培面积已达425公顷,平坦的可耕地几乎饱和。虽如此,草莓栽种面积仍逐年成长,连山坡地、河床地都被辟来种草莓,邻近的狮潭、公馆、泰安、南庄等乡镇亦可见农友仿效种植。

草莓农说,种植草莓收成后连作超甜玉米或夏季蔬菜,相较于种稻,每年每公顷可增加37万元收益,配合经营观光果园则又多了22万元收益。

然而,开放观光后,挑战才算真的开始,黄长宏说,因无前例可循,光是入园是否收门票就大伤脑筋,最后以论斤论两计价。不久农会就发现,许多游客会自备盐水,坐在一行行的畦上大啖草莓,半个钟头走出“结账”,篮子空空、脸也不红,农友只能暗自捶心肝。在不得罪游客前提下,农会人员对游客“道德劝说”,情况才慢慢改善。

大湖地区农会总干事黄荣将表示,游客来到大湖,往往采完草莓就走人,始终留不住人潮;这几年来,其他地区农民跟进栽种,同样提供采果休闲,使得“到大湖采草莓”的观光魅力逊色不少。

加上草莓不耐久存,盛产期往往造成供需失调,为求彻底解决,89年起配合烟酒管理法修正,申请设置农村酒庄,以当地生产的草莓、李子等水果酿制成酒。

在投入1亿2千余万元规划兴建休闲酒庄、草莓文化馆、多功能农民活动中心,形成现在的大湖草莓文化园区。

大湖酒庄91年7月取得酒制造业许可执照正式营运,黄荣将说,生产水果酒之初,首推主力产品“湖莓恋”草莓酒、“陶然红”李子酒,之后陆续推出“真爱九九”、“典藏情莓”草莓酒。

酒庄旅游部主任邱菊贞表示,酒庄另研发草莓及草莓酒酿制的副食品,如草莓酱、草莓冰淇淋、草莓酒蛋糕、湖莓恋香肠、草莓布丁,及草莓娃娃、草莓马克杯、草莓抱枕等伴手礼,方便游客选购。

根据当地农会调查,大湖酒庄成为新兴热门观光点以来,吸引了二、三十家餐饮民宿业者进驻,估计增加近2百个就业机会、每年增加农民现地交易农产品收入达5千万元,营造出青年返乡创业契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