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风起云涌 撼动IE霸主地位

标签:

【大纪元1月5日讯】自由时报 文╱Janus

  Web浏览器可以说是现在网路使用者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我们利用浏览器来连结网站、下载资料、订阅电子报、网路购物、浏览情报,几乎食、衣、住、行无所不包,可以说“有浏览器行遍天下,无浏览器寸步难行”。

  尽管目前全球有95%左右的网路使用者,使用的浏览器都是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但这并不表示IE就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浏览器,根据网路使用者的反应,不少网站上都可以看到网友对于IE的挞伐之声,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三大缺点如下:

 一、最容易成为骇客攻击的目标:
由于IE的普及率高,而且内部的设定也很公开,所以很多恶意网站会利用这个弱点来“绑架浏览器”,将IE的标题改掉,或是绑架上网的首页到色情网站上去。

二、安全漏洞层出不穷:
 虽然说天底下没有万无一失的程式设计,但是几乎每年都会发现一件以上的IE重大安全性错误,也让使用者对IE频频失去了耐心,担心自己的资料会外流。

三、资源耗用太凶:
 E每隔几年就会推出一次新版本,从使用介面上来看,几乎一点改变也没有,但是所耗用的资源却是一次比一次凶,想要上网看个网页,难道也需要将电脑更新到最新的等级吗?但是如果你不更新,你的IE硬是跑得比蜗牛还慢。

 难道上网浏览网页,非得要有IE才行?事实上,在微软Windows 98推出之前,市面上还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声音”,比方说曾经风光一时的Netscape浏览器,只是在微软成功的行销策略攻势下,后来其它的浏览器都渐渐地萎缩,只剩下IE独大的局面。

 不过,或许是因为IE一成不变得太久,从这两年开始,网路上渐渐又有一些非IE的浏览器崭露头角,各拥有一些死忠的支持者,我们今天就为你介绍其中比较值得被推荐的几套非IE浏览器,让你也能体验一下使用非主流产品的乐趣。

〈分析篇〉
非IE浏览器 分为二大类
核心技术变不变 功能差异大

 目前网路上非IE的浏览器,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只能说是“加强型”的IE浏览器,因为这一类型的浏览器采用的其实还是IE的浏览器核心,只是软体设计师设计了更多样化的功能,加诸在IE核心之上;第二种类型则是“非IE核心”的浏览器,这一类型的软体从里到外都是厂商自行研发,完全与IE无关。

 以采用IE核心的浏览器来说,像是IE耗用资源的问题,或是安全性的问题,在这些浏览器上面一样看得到,但是它们采用了一些设计上的巧思,在其它方面解决了某些IE使用不便的设计。

 比方说国人最常用的KKMAN,就很有智慧地结合了BBS及WWW网页浏览,发展至今一直拥有固定的用户;另外像是前身叫做“MyIE2”的Maxthon,设计了可以多页面浏览的功能,以及透过“滑鼠手势”来快速启动特定浏览功能,都是不错的设计。

 而非IE核心的浏览器,则以Opera最为历史悠久,在当年IE与Netscape浏览器大战的时代它就存在,一直至今依然稳定地发展,所耗用的电脑资源比IE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一次将多个目前浏览的页面状态储存下来,在下一次开启时全部打开,让你继续之前的浏览状态,对于工作来说相当有效率。

 除了Opera之外,另外一套非IE核心的软体则是Mozilla Firefox,这套软体也有不少的支持者,开发出了数量不下于IE的外挂程式,使得Mozilla Firefox的功能日新月异,趋于多样,另外还内建阻挡广告视窗,及保护密码安全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使用得更安心。

〈透视篇〉
Opera浏览器的
四大特异功能

 为了让你能够清楚,这些非IE浏览器,能够带给我们多少更有效率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利用Opera这套浏览器为你示范,让你看看它的几项设计,带来与IE截然不同的使用感受以及便利。

●多页面浏览功能:
可以一次开启多个浏览页面,而且在下次重新开启Opera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让这些页面依然维持开启。

●即时网页笔记:
以前我们看到有什么重要的资料,总是要用复制然后拷贝到Word里头,现在Opera本身就带有笔记的功能,可以让你立刻将网页上的资料储存到笔记本,做好资料管理的工作。

〈历史篇〉
回顾IE与Netscape的浏览器之战

 浏览器的历史至今不到15年,第一个浏览器是在1993年出现的,这是由美国伊利诺大学的Marc Andreessen所开出的“Mosaic”,听到这个名字或许你不会有什么感觉,不过说起一年之后这个程式改版所用的名称“Netscape”,那可就是大名鼎鼎了。

 而在1994年,在软体发展一向不落人后的微软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他们第一版的Internet Explorer,不过当时Netscape实在太红了,再加上微软为忙着开发他们新一代的作业系统Windows 95而焦头烂额,所以没有人相信IE会成气候。

 1995年,可以说是双方都丰收的一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 95在市场上一片看好,而Netscape也成为上市公司,在浏览器方面声势如日中天,虽然如此,微软依然企图能拿下浏览器市场,于是在95年、96年,陆续推出IE 2.0、IE 3.0,但是始终打不下Netscape所巩固的江山。

 不过这时在市场上Netscape也并非一路长红,它们最大隐忧就是Netscape是唯一赖以维生的产品,所以Netscape是必须付费使用的;但是微软旗下的产品众多,它靠着IE免费下载的优势,在市场上渐渐地取得占有率。

 故事一直发展到1998年,随着微软的Windows 98的出现,以及随作业系统搭配的IE 5.0的版本,终于使得微软一举攻下了市场;虽然现在我们常说微软靠的是强势的行销及捆绑的策略,觉得他们胜之不武,但事实上IE 5.0推出的时候,其实是在技术方面取胜的。

 当年的IE 5.0一口气支援了许多最新的网路技术,像是DHTML、ActiveX、CSS、VML,都使得当时正热门于网页设计的设计师及使用者,一口气纷纷投向微软的阵营,只因为网页在IE上看起来比较好看。

 这一战之后,Netscape浏览器彻底地失去了市场上的优势,而微软则持续地在市场上拓展领地,之后Netscape浏览器终于淡出市场,也结束了这个曾经在浏览器上打败IE,一代霸主的传奇。

〈简介篇〉
浏览器软体下载资讯

■ Opera
语言介面: 繁体中文
软体核心: 非IE核心
档案大小:3.4MB
软体网址: http://www.opera.com/

■ Mozilla Firefox
语言介面: 繁体中文
软体核心: 非IE核心
档案大小: 4.4MB
软体网址:http://moztw.org/

■ Maxthon
语言介面: 繁体中文
软体核心: IE核心
档案大小: 3.97MB
软体网址:http://www.maxthon.com/

■ KKMAN
语言介面: 繁体中文
软体核心: IE核心
档案大小: 2.5MB
软体网址:http://www.kkman.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IE浏览器又现严重安全漏洞
Mydoom.AH变种趁隙捣乱 网友勿连结不明网站
挑战微软 Mozilla推出开放原始码浏览器
台湾自由软体社群发表新一代Firefox浏览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