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巴金新闻战引发中国媒体批判“吃”巴金现象

【大纪元10月24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电)中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十七日逝世,中国大陆各大媒体大幅报导,媒体激烈进行新闻战,其中一家晚报出了一百版的“纪念特刊”,今天引起另一家报纸批判特刊文章移花接木,特刊是在“吃”巴金,藉巴金自抬身价。

北京中国青年报今天报导,巴金逝世后,某地一家晚报在巴金去世的次日当即出版一百个版的“巴金纪念特刊”。从这份特刊上的一些文章中可以发现,该报没有严守保持文献资料的真实性与历史性。

报导说,在特刊第十五版,有一篇署名为端木的文章,标题为“巴金的最后遗产”。经查这篇文章发表于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中国青年报”,作者同样为端木,原题为“最后的遗产”。该报有意删去文章中,原本是为纪念巴金百年诞辰而写的字句。

在特刊第六十版上的一篇题为“我们该如何纪念巴金”的文章,同样是为纪念巴金百年诞辰而做,发表于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新京报”,其标题是“我们该如何纪念巴金诞辰”。

这篇文章的原文“庆祝活动”被某晚报改成“悼念活动”,“给病床上的巴金老人送去真挚的祝福”被改成了“给巴金之灵送去真挚的祝福”,“对巴金先生最大的祝福与安慰”又成了“对巴金先生的在天之灵最大的祝福与安慰”。

报导批评这份特刊是把为巴金诞辰而做的文章,变身为悼念之作,为生者的祝福变成为死者的敬挽,“鲜花”被换成了“花圈”。

报导说,该晚报居然连续几天长篇累牍地自我吹嘘,甚至以此向有关机构递交书面申请,“向金氏纪录发起冲击”,看来所谓的“一百个版只为纪念一个人”,无非是想利用一个人抬高一份报纸。

报导最后说,以前早就有人指出,莫将巴金的寿辰当作“大家都来吃巴金”的年度大宴和公共狂欢,如今却有媒体加入“吃巴金”阵营,将一位世纪老人的离去演变为一场“媒体狂欢”,肯定不会是对一位生前提倡、追求“说真话”的世纪老人的最好纪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