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构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四大社会矛盾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10月3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三十日电)中共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今后五年中国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北京学者指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解决当前中国民众最关心的“不和谐因素”、“四大矛盾”。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当前社会四大矛盾,首先是分配失衡,贫富差距加大。中国民众做相同的工作,由于身份、所在地区和部门等等的不同,得到的待遇有很大差别,收入也可能相差数倍。

专研中国国情的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统计显示,中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一九八五年是1:2.57,但是到了二零零四年,成为1:3.23。如果加上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城乡民众实际收入的差距高达五倍。

而这只是中国大陆社会财富分配矛盾的一个方面。其他例如电力、自来水、燃气生产与供应、电信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等国有经济单位,靠垄断经营优势,获取比其他行业平均工资高得多的收入,也是另一种人为的不公。

学者指出,分配差距不断加大,不仅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还容易引起社会成员心理失衡甚至利益冲突,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

中国社会的第二大矛盾是教育不公,发展不均。一项对中国三十七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是五点八倍,在重点院校更达到八点八倍,即使在地方高校也有三点四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二点八倍的名义差距。

宁夏政协副主席朱佩玲指出,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将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会埋下城乡、地区、阶层等人际矛盾、紧张、冲突的隐患。

矛盾之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待解决。据指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百分之二。而这仅有的医疗资源,八成集中在城市,城市的资源又有八成集中在大医院。这使得不少人必须长途跋涉异地就医,也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导致民众普遍抱怨看病难与看病贵。

专家认为,为纾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怨,十一五规划期间,必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四大矛盾是劳动力供过于求,社会保障缺口多。目前,中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二零零六年,中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今后几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一千万人,另外还有一千四百万下岗失业。按经济成长速度百分之八等因素计算,每年可安排一千万人就业,每年劳动力供过于求多达一千四百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指出,中国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只有一亿六千多万人,不到劳动人口的一半。

北京学者就此指出,今后五年,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准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否则建构和谐社会将面临挑战。

相关新闻
“全球公审江泽民大联盟”法国分部三次审江
德州法轮功中领馆前集会  悼念刘成军  吁惩办凶手
“我这辈子被共产党愚弄了”访原中国大连大学副教授阎雪石
TVBS违规案  马:清算斗争 姚:恐吓威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