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外国记者描绘饺子是中国烹饪大使

【大纪元2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种铭编译报导) 随着农历新年的即将到来,饺子成了举足轻重的迎春佳肴。饺子的口味不胜枚举,有韭菜馅、芹菜馅、白菜馅等。美联社记者TED ANTHONY写下他对中国饺子的热爱。

美联社报导,在哈尔滨的一个星期内,我(指美联社记者)数了一数,发现自己每天吃下的饺子实在太多了。后来,我瞧了瞧隔壁桌,才发现自己是小巫见大巫。体形比我小一半的中国人吃下的饺子居然比我多出一倍。

中国一般是地域决定饮食风格。内地的主要食物是羊肉、猪肉,沿海一带则是海鲜。北方的主要食物是面,南方则是米。而饺子的独到之处,在于它能横跨地域、族群、甚至宗教的界限,可谓是中国的“烹饪大使”。远在西北的维吾尔族便非常爱吃羊肉饺子。

为了迎接新年,东方饺子王推出了33种口味的饺子。编号5的服务员黄小姐说:“员工因包裹大量的饺子,手都磨出茧了。”

在一家名为东北鸭的餐馆里,我点了36个饺子,有猪肉香菜饺子,鲜虾饺子和白菜饺子。

女服务员微笑着问:“你确定要36个?这么多,你能吃得完吗?”

我问道:“如果是中国人,他能吃得完吗?”

“或许吧。”

“那你不用担心。”

饺子的价钱很便宜。36个饺子,2杯可乐,1壶茶加起来是25元(US$3.20)。

太太选择在南方度假。我是独自一人来到哈尔滨。她以为我疯了,居然坚持去最寒冷的地方。但我有个感觉,总感到北方人的吃苦精神,是蕴含在黑龙江刮起的风中。

下午,我见到哈尔滨冰雪节的冰雕有二三四层楼高。这些冰雕由彩灯照亮。人们拿着数码相机拍照,似乎一点也不受严寒影响。

饺子虽小,但人们常告诉我它能驱寒。其中的关键在于它的烹饪方法。与油煎比较,蒸或煮不会让食物的热度在一两分钟内就消散。

在哈尔滨的最后一天,我踏出东方饺子王,并总结了6天的收获—一共吃了367个饺子。我已准备回国,但心里想着:前往机场的路上是不是还有饺子店?反正班机还得等上两个小时……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