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3月9日讯】先人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今天的我们,已经不能够知道和理解,古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我们看起来“迷信”的观念。
据《汉书》记载,汉代大儒、大哲学家董仲舒研究了过去天灾与人的行为的关系,认识到天灾的出现是对国家失道行为的谴告,而若对天之谴告不思反省,奇异天灾就会来临,以警示世人。尚若还不能改过,真正的灾害就会来到。这是天心之仁施于人施于君的体现。
眼前灾难的频率显然的越来越多,前一阵的南亚大海啸,死亡人数30万;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禽流感又蠢蠢欲动,死亡甚众,它的暴发力极有可能超越前年的SARS;“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正蔓延中国31省市中的24省市(真实身份甚至于还可能是禽流感?因为中共政权一向极度隐瞒疫情)
据俄罗斯新闻社网站04年10月底的报导:“2005年世界上将会出现新的非常危险的大流感病菌,这种可怕病菌最有可能是从被称作‘禽流感 ’(H3N2)的病菌异变产生。如果这种病菌出现,将会使开始流行国家的70万人感染,其中的30万人将会死亡。如果在全球开始流行,将会在半年内导致 10亿人遇难。”这是俄罗斯名为“D.I.伊万诺夫”病菌科学研究院的德米德里.利沃夫院士所做的预测。回顾1919年所发生的“西班牙”流行病和 1970年的“亚洲流感”均导致了无数生命的死亡,这些在在都让我们无法对此掉以轻心。毕竟当前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国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留下一个预言,比较系统的指出从这个朝代的开始到后来会发生什么,比如从周朝算起,周朝的姜子牙就留下了一个《乾坤万年歌》,汉代诸葛亮留了一个《马前课》,唐代李淳风留下一个《推背图》,宋代邵雍留下了一个《梅花诗》,明代刘伯温留下了一个《烧饼歌》。
大明朝国师刘基曾辅佐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是位不可多得的高人。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预言,包括广为人知的《烧饼歌》。这首太白山碑记是他的另一个预言。
陕西太白山的刘伯温碑记预言
天有眼,地有眼,人人都有双眼,
天也翻,地也翻,逍遥在,乐无边。
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
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在眼前。
平地无有五谷种,谨防四野绝人烟,
若问瘟疫何时现,但看九冬十月间,
行善之人得一见,作恶之人不得观,
有人行大善,即速抄写四方传,
富者捐资刊版,贫者抄写天下传,
写一张,免一难,抄十张,能保全,
倘若看见不传送,一家大小受罪愆,
有人看破几件事,逍遥快乐是神仙,
遭了此劫不上算,还有十愁在眼前,
一愁天下纷纷乱,二愁东西饿死人,
三愁湖广遭大难,四愁各省起狼烟,
五愁人民不安然,六愁九冬十月间,
七愁有饭无人吃,八愁有衣无人穿,
九愁尸骨无人殓,十愁难过猪鼠年。
若得过了大劫数,才是世间不老仙,
就是铜打铁罗汉,难过七月一十三,
任汝金刚铁罗汉,除非善事能保全,
谨防人人艰难过。
天翻龙蛇年,幼儿好,似朱洪武,
四川更比汉中苦,大狮吼如雷胜过,
犀牛现出尾,平地过猛虎,
若问大平年,架桥迎新主。
上元甲子到,人人哈哈笑,
问他笑甚么?迎接新主。
地上管二尺,日夜无贼,
盗谁是谁为,主坐中央土,人民喊真主,
银钱是个宝, 看破用不了,
果然是个宝,地下裂不到。
七人一路走,引诱入了口,
三点加一勾,八王廿口,
人人嘻笑,个个平安。
但若不信要大难,行善之人可保全,
人人可观,个个可传,有人印送,勿取金钱,
行善者可保,作恶者难逃,
敬重天地、神明、父母,
再要敬惜字纸、五谷。谨当切记。
(全文完)
近期大纪元时报也出刊了一系列的《九评共产党》,还有严正声明,从中,世人会了解到,天灾为何临降中共统治的华夏大地!!以下是大纪元郑重声明:
广大的中国民众:共产党的末日就要到了。但是这个邪恶的党(魔教)在历史上却对众生、对神佛犯下了滔天大罪,神一定要清算这个恶魔。
如果有一天,神指使人类的谁对共产党清算时,也一定不会放过那些所谓坚定的邪恶党徒。我们郑重声明:所有参加过共产党与共产党其它组织的(被邪恶打上兽的印记的)人,赶快退出,抹去邪恶的印记。一旦谁对这个魔教清算时,大纪元储存的记录可以为声明退出共产党和共产党其它组织的人作证。
天网恢恢,善恶分明;苦海有边,生死一念。曾被历史上最邪恶的魔教所欺骗的人,曾被邪恶打上兽的印记的人,请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
大纪元
2005年1月12日
倾听天灾的警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当异常天灾出现之时,我们都可以扪心问一问自己世上发生了什么,自己在做什么,不要让暴政暴君把自己拖入深渊。同时,应多一点慈悲心,把自己认识到的真相告诉人们。
神佛的能力和慈悲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既古老又陌生。在南亚大海啸中,泰南普吉岛拉莱海滩旁有一个约二千名居民的小渔村,这里渔民通常每年八月都会举办敬海神仪式,以求海神保佑渔民的平安。这次海啸来袭时,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者认出是海啸,看到了危险,人们相信了他,在他的指示下全村都逃过了这场海难,无人伤亡。生与死也就是在信和不信的一念之中。
张良 2005.3.8(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