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忆当年系列】之一:欢乐童年永难忘

且让添福兄带您步入时光隧道,重温那段恬淡、朴实、知足且惜福的岁月……

茶叙话当年 乱世儿女情

“回首来时路,一甲子岁月走来没有高潮迭起,没有色彩缤纷,没有显赫功业,但每个历程里却到处充满着淡淡甘醇。”同修好友添福兄在茶余交换修炼大法心得后,一幕一幕道着他平凡中却不平凡的美味人生。

台湾光复那一年,添福兄的妈妈怀着十个月身孕,三不五时还得躲盟军轰炸警报。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次日,添福兄出生于乡下农家。能在轮回中投胎转世为人都算很有福报,上天庇祐福命人,母子才能在乱世中平安。

日本人占领台湾期间,太平洋战事正如火如荼,台湾百姓民不聊生,连一斤米、几两肉都得配给,添福兄父母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存,已经是不幸中大幸,当年乡下好多青年壮丁被日军征调去南洋充当军伕,十之八九一去即沓如黄鹤,命丧南洋,造成多少战乱儿女悲歌,留给后代子孙无尽的哀思。



欢乐童年难忘怀

添福兄生长在最贫困和物资缺乏的环境中,但确有着最丰富快乐的童年;光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儿时写实景象,就足让今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当年乡下地方常是埕前院边就种有几丛竹子当藩篱,既可栓牛又可作农闲之余乘凉聊天之所;竹丛下即是儿童天然游乐场,盛夏午后大人们到田里干活去,邻居厝边三五成群小孩便聚集竹林下嬉戏,折竹当马骑,在各家厅室庭院窜来窜去,或玩捉迷藏躲猫猫,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渡过最甜蜜难忘的童年岁月。

光复初期乡下农村重男轻女,从得子就名添丁、添福、添财,有女则名罔市、罔腰可见一斑。女孩长大后帮妈妈料理家事及下田帮佣,大部分没有上学机会,男孩则好命多了,可以享受特权上学读书,添福兄就这样得以在乡下就读小学,几个姐妹则个个目不识丁。

当时读书大部分孩子都没书包,一条简单方巾包裹着书本就绑在腰间,打着赤脚嘻嘻哈哈成群而去,尽管境遇个个清苦,但大家读起书来则兴致高昂,课余嬉戏自制竹蜻蜓、折尪仔标、丢橄仔子等,都能让当年成群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困境中成长的孩子最能适应环境,小学四、五年级的添福兄幼小心灵已能深切体会父母辛劳,每逢周末假日、寒暑假期都不太敢贪玩,在父母教导下早已学会刈草放牛、养鸡养鸭。晚上才点根蜡烛做功课写作业,书则是经常利用放牛吃草时骑在牛背上读的……。

添福讲到这生动的一幕,让人脑海中不觉浮起一幅画家笔下,小牧童捧书骑在牛背上,踏着夕阳归去的诗情画面;这不是写意,而是乡下农村真真实实的生活写照。

“万事无执著 脚下路自通”

泡了一壸香逸的乌龙茶,添福兄娓娓道来儿时情景,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数十年,往事如电影般一幕幕在眼前上演。当我们相互陶醉于谈叙童年的甜蜜时光时,门口来了一位活泼可爱的三岁男童,大呼“阿公,日头暗啦!阿嬷叫你回去呷饭!”原来是添福兄的孙儿来叫阿公回去吃晚餐了。

看着添福兄牵着爱孙渐渐远去,消失在路口红绿灯转角处的幸福模样,李洪志师父的>中的:“修炼路不同,都在大法中,万事无执著,脚下路自通。”久久萦绕脑际。添福兄整个人生都似乎早安排自然融入在修炼中,才能在艰困环境里,无形中流露出“真、善、忍”之本性,走在一条有福报的人生坦途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