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第一章10〉当孩子的伯乐

我认识一个手工艺精湛的木工师父,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一根平淡无奇的木头,雕成活灵活现的作品。

巧艺的背后,其实有推手。

他曾经犯案入狱,在学习工厂中,他一直表现优异,做了一手好手艺,有一个长官非常赏识他,提醒他说:“这种好手艺,不怕没饭吃了。”

他把这句赏识的话铭记在心,出狱之后,便往这条路发挥,先在别人的手下从事木工工作,后来自己成立工作坊,由于手博得客户信任,生意兴隆。他说,如果少了那位长官的点灯,他也许还是个犯案累累的人。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三岁才会说话,缔造盛世太平的乾隆皇帝四岁才开金口,大学者王阳明一直到了七岁才能说话,这些都只是语言发展迟缓而已,但海伦凯勒眼睛见不着光,嘴巴说不出音,耳朵听不见,有着三重障碍。

如果海伦凯勒是你的孩子,将做何种选择?

承担?

或者放弃?

谁能给他奇迹?伯乐吧。

海伦凯勒的奇迹便是他的老师苏利文,他长海伦十四岁,以优异的成绩从盲人学校毕业,他教海伦由认识第一个字开始,到知道造句、懂得写文章,以至于最后取得两个博士学位的幕后英雄,他说关键在于爱。

北里柴三郎,这个名字也许没有史怀哲那样听起来耳熟能详,但他可是最早发现血清疗法的日本细菌学家,在一百多年以前霍乱与肺结核病是原因不明的,不知如何预防,比起战争更可怕,北里柴三郎发现了预防之道。

北里从小就是个叛逆王,喜欢武学,想入军事学校,但出生医生家庭的他,父亲希望他继续习医,可是他根本不爱医学,但不敢违背父命,还是进了熊本医校,之后游学德国,遇上他的伯乐考克医生。

他曾坦言:“我只是来学德文,不是习医的。我觉优秀的人应该当军人,或者政治家。”

考克医生并未加以反驳,只是告诉他:“人只要做到,连一天都无虚度就行了。”

这句话被他放入心中,以后又从老师身上发现他对专业的执著,理念的坚持,渐渐改变他的初衷,开始努力学习医学知识,最后成就一位不可一世的细菌专家。他相信考克医生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伯乐。

考克医生后来访问日本,他说,他对于北里柴三郎只做一件事,就是懂得欣赏他的才华。

教育的关键,正是如此,学会欣赏人。

比马龙定律这么说:“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觉孩子好在那里?比起一再告诉何处是缺点好得多了。

有人说,赏识是孩子最重要的宝贝,是他们生命中无形的空气、水与阳光,透过赏识,让孩子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块宝。

成人是送孩子舞台的人,你送什么舞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