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阿都拉治下的马来西亚国会

【大纪元5月7日讯】(亚洲时报刘镇东撰文) 经过前马来西亚强人首相马哈蒂尔22年的威权统治后,现任首相阿都拉曾于大约年半前大谈“三权分立”,令人耳目一新。如今,阿都拉掌政年半、新届国会开幕一年后,马来西亚国会的确有些小小的改变,但没有迹象显示,大马政府有意扭转独尊行政权的既有政治结构。

阿都拉曾于2003年11月3日对国会发表的就职演辞指出,“我们必须尊重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这是为了防范滥权的必要制衡机制。” 经过前强人首相马哈蒂尔医生22年权力集中在行政部门(尤其是首相署)的统治后,阿都拉大谈三权分立的承诺,格外令人耳目一新。

如今,阿都拉掌政年半、新届国会开幕一年。与国外其他运作良好的议会作比较,就能发现马来西亚国会并没有一套完善、有效参与政策制定与审核法案过程的委员会制度。

2004年,马来西亚国会20余年来首次成立了两个特选委员会(select committees),一个审核《刑事程式法典》(Criminal Procedure Code)修正案,另一个研究国民团结事务及国民服务计划。上述委员会的成立符合阿都拉首相有关“设立更多特选委员会审核涉及很多公共利益的法案”的承诺。

去年马来西亚国会也见证了三个非正式跨党派国会论坛的诞生,涉及议题包括推动缅甸民主化、关注泰国南部暴力事件及关注国内人权事务。

其中,由一名执政主干马来人统一机构(巫统)的后座议员领导的推动缅甸民主化论坛,更取得空前的国际认同和成就。该论坛于去年11月在吉隆玻召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成员国国会议员开会,并在会后成立东盟国会议员推动缅甸民主化论坛。

东盟各国政府向来将缅甸问题放置在“不干预政策”的框架下避而不谈。然而,东盟以国名英文字母轮任主席国的制度,在今年马来西亚出任主席国后,明年将轮到缅甸。东盟各国渐渐担忧东盟在缅甸出任主席国后将遭到欧盟和美国的制裁。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盟的其他四个发起成员国印尼、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的议员也在今年纷纷在各自的国会成立类似马来西亚国会的跨党派推动缅甸民主化论坛。

有趣的是,过去向来被忽视的国会反对党领袖,是促成上述国会特选委员会与非正式论坛的主要推手。另一项令人鼓舞的改变是由前任部长沙里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国阵的后座议员(即没有官职的议员),对政府行政部门提出了比以往来得多的批判。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