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日本过去统治台湾 民进党:殖民侵略性质

【大纪元8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永昌台北十五日电)二次大战终战至今六十周年,民主进步党台日议题小组草拟民进党关于对日关系的论述初稿,确立“日据”历史分期,强调日据是殖民侵略性质,不是单纯中性的统治,但也不是以中国封建帝国主义为参考点的“割据”,而是以台湾为主体思考的“被占据”。

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族群事务部主任杨长镇和国际事务部主任萧美琴上午在中央党部召开记者会,说明民进党关于对日关系的论述初稿内容。

郑文灿指出,台日议题小组成员除他们三人之外,还包括中国事务部主任董立文和政策会首席副执行长吴祥荣,小组经过五次开会确定初稿,初稿是希望以普世价值与多元文化主义视野,重建台湾主体性的日本记忆与论述,将台日中关系历史记忆的重建“去三边化”和“去连动化”。

这份初稿文件指出,日据下的殖民的现代化,应该真实化、中性化看待,不夸张、不扭曲也毋需抹煞,应该积极重建台湾自主抗日的历史,对于战后统治和日据统治所共同具有的殖民压迫性格都应一体批判。

杨长镇指出,以七七抗战精神为例,这项精神具有跨越国界的普遍意义,大陆来台人士对中国抗战乃至于国共内战的苦难记忆,对台湾而言不是“他者的记忆”,而是反侵略的“台湾精神”的重要基础。

初稿指称,对于中国长期要求日本持续为二战侵略道歉谢罪,民进党表示尊重与理解,但盼望中日双方不会因此放弃友好亲善的交流活动,同时期望中国和人民,将其反殖民和反侵略的价值普世化,积极反省中国与周边民族、国家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是对东土耳其斯坦和蒙古等民族的侵略历史),才能让世人信任中国的崛起,不带有任何扩张主义和霸权色彩。

初稿强调,台湾的抗中立场不需被转化为对日殖民和战争责任的淡化或美化,同样的,台湾与日本建立在维护和平与民主价值上的亲善友好,也不应被扭曲为反华、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