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邮展临时邮局狂贴封 年轻邮迷多叹孤独

【大纪元8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二十一日电)亚洲国际邮展临时邮局座位上,可看到桌上摆着一叠信封,邮迷们心无旁鹜地贴着邮票,这群集邮者中,有些年轻邮迷格外显眼。集邮网站站长陈世清以“中毒”形容这些集邮者。

陈世清说,若对邮票没有进阶了解,很容易中断集邮嗜好。另一名就读大三的男同学则感叹身边缺乏同好,“学校中找不到第二个集邮爱好者”。

今年念大三的周同学,家住台南的他特别北上参加邮展,从国小开始集邮,至今已投入十多万元在集邮上。他说,从邮票中可窥见一个国家的历史,自己偏好搜集古画系列的邮票,最珍藏的一套邮票,是民国四十年左右发行的故宫古画邮辑。

周同学指出,曾有集邮人士想辅导他在学校成立集邮社,不过“学校中找不到第二个集邮爱好者”,让成立集邮社的想法暂时无法实现。

不到三十岁,曾经是软体工程师的陈世清,现在是集邮网站站长,名片上的图案印的就是大龙邮票。国三时,因为学校内张贴邮局海报,吸引住他的目光,让他从此投入集邮世界。

陈世清说,当时没有网路游戏,网路也不发达,像他这种个性内向、喜欢静态活动的人,自然而然被邮票所吸引。

为期六天的台北亚洲国际邮展,紧邻在购买票品排队区的另一区就是临时邮局,这当中有许多人仿佛与世隔绝,几乎人手一叠邮票与信封,静静在座位上贴着邮票,所有的邮票整齐而“有秩序”地黏在信封上。

看在非集邮者的眼中,很难理解邮迷们的心情。一边贴封,一边接受采访的陈世清形容,这些贴封的人都是“中毒”者,就如同上瘾般,他们已经无法中断这个兴趣,就算没有时间,也要请人帮忙做。

陈世清表示,“集邮”不是只有买邮票,还要了解这套邮票背景等各方面资讯,也因为如此,对于集邮的投入会更深入,很多人因为对邮票没有“进阶”了解而中断集邮的嗜好。

从坐在临时邮局的邮迷不疾不徐的动作,可以发现集邮者多半相当有条理,陈世清说,集邮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也可从邮票中提升知识。例如:这次邮展发行的保育台湾小全张中的猕猴,集邮者就可进一步研究台湾猕猴聚集最多的地方,如果再讲究些,可以将猕猴邮票寄到聚集地邮局,盖上当地邮戳,完整搜集邮票与邮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