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国排污企业为何禁而不止

人气 1

【大纪元9月2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采访报导) 据中国《南方日报》报导,广州市一家月产万双鞋的制鞋厂,由于经常排放有毒气体和粉尘,造成与该厂只有一墙之隔的新华医院的七名女医护人员,在两年内发生流产、畸胎和新生儿缺陷死亡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污染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企业,却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在法院两次作出强制执行停产令后,仍然继续生产。就此,记者含青邀请在美国的法律界人士叶甯和在美国的中文刊物《中国事务》总编辑伍凡进行讨论。

主持人:我想首先请伍凡先生对这个事情谈谈您的看法。

伍凡先生:中国的污染问题,已经都存在多少年了,我觉得现在污染全国各地越来越厉害。他们一个主导思想就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其它事情都好办了。可是经济发展以后造成了一大堆一大堆的问题,污染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污染到什么?空气是最大的污染,还有一个就是土地,最后一个就是水。这几个东西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破坏以后,这个生产的目的是为什么?就是为了追求GDP,为了追求生产,用环保作为代价、那么你讲官员勾结、上下勾结一起来搞生产,所谓美其名搞生产,就是为自己的官位、为自己的钱包,不是为你老百姓。这是目前造成的环保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主持人:叶甯先生你的看法呢?

叶甯先生: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垃圾场,中国环境污染的问题,实际上由来已久,中国有些地方的污染你别讲像“淮河流域”两边的污染已经造成了两边居民大量的死亡,各种癌症高发率或造成成妇女的无生育能力,或生出畸形胎儿这种情况。

主持人:那么叶宁先生想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在环保的立法和执法方面情况怎么样?

叶甯先生:中国的人大常委会以及国务院也出台过一系列的法律,人大常委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也出台一系列的行政、法规,但首先中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制,对污染源的处理这种规定处罚非常宽松,一点震摄力都没有。而实际上这种严重的污染情况,不仅影响到这一带人污染源周边环境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而且对中国环境整体恶质化,造成不可估量巨大的损失。

主持人:那么伍凡先生,您认为这种排污企业对周边环境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呢?

伍凡先生:现在上面环保总局也提出不少很好的意见,可是下面施行不了。因为这当中有利益集团控制着,我看目前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架构,这种生产模式很困难。你的立法机构没有力量,并且这立法机构受到共产党的控制,你立再多法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有一批人包括老百姓也很无知,因为无知什么?它不让老百姓知道真正实在的情况,环保的情况是做为国家机密在保密的,不准知道、报纸不能讨论的。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为了少数当政者的利益,牺牲全国人民的利益,这个就是非常非常悲哀的事情。那怎么办?只有把所有这东西都公开化,让老百姓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能生存,用舆论的力量、然后用政治改革的力量才能推动环保,我看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是推不动的。

主持人:那么叶甯先生对有什么补充吗?

叶甯先生:就是说一些教授专家早就对中国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过非常实际的解决方案,但迟迟得不到落实。那么就出现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特定现象,就是中国一些维权行动,包括在污染源周边的居民,为了防止他们的农田和防止他们生存的条件受到致命的毒气、毒水的污染情况,有的时候就自发的组织起来切断污染源的供电系统,这样的行动往往收到一定的效果。当然这种事件层出不穷,发生的时候会引起中共当局的高度注意。恐怕在中国特定的人文环境下,政治文化环境下面,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污染的方法。

主持人:叶甯先生像美国环保方面的立法和执行情况再请您介绍一两句。

叶甯先生:美国联邦法规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非常严厉的,对造成污染并且造成伤害的污染的惩罚是空前的严厉。污染源的生产企业不仅会面临被关停并转的命运,而且它还会引起受到污染以后,周边居民会打官司,会告它。在这样一个严密法律保护体系下,美国的污染是控制的非常好的。

主持人:那么在美国这个制度下,会不会发生像广州市那种情况?

叶甯先生:它发生不了的,因为民主制度不允许它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在美国发生的话,不仅是所有的官员都会下马,都会下台。而且所有制造污染源的企业就会破产,因为所有受害的老百姓,都会把一个又一个的民事侵权案子,把当地的地方法院和联邦法院挤爆。这些生产企业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是不可能生存的。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现场目击:珠海拦截没收市民电动自行车——老百姓一起来鄙视警察不道德的行为!
杜绝合法掩护非法 环保署稽查砖瓦窑业
营造有味道的城市 高市办公厕管理员讲习会
环保团体促环保署勿轻易通过彰工电厂环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