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注意北京海外石油能源战略

【大纪元1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静综合编译) 北京在全球寻觅石油储量, 以求经济增长为其提供执政合法性,但北京却不惜以放弃核制裁为代价, 在伊朗的核危机中,北京起着关键作用,时代周刊封面日期30 日的评论指出,防止波斯湾上的军事冲突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北京迅速增长的石油胃口,对这个区域将是一场经济恶梦。

时代周刊30 日评论报导, 当欧洲外交事务长索拉纳(Javier Solana), 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 ),以及布什总统谈论,美国和西欧主要国家联合设法使伊朗放弃它的核野心, 但这些交涉无法兑现, 因为德黑兰否认他们拥有核武器的假定。

从伊朗的危机一开始, 德黑兰的外交反应最终总是会注定远离”西方”。至于世界是否最后强加任何制裁, 报导说,这都由中共的胡锦涛和中共领导所决定。

对此, 需要提醒三个重要事实。首先, 中共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名常务理事之一。即使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友可能说服俄国支持,但当申请制裁伊朗的议题最终来到时, 华盛顿仍然需要中共的支持。其次, 北京进口的石油大量增长, 其某些增长部分来自波斯湾。第三, 如果伊朗拥有炸弹,北京不会直接受到威胁。如果您在胡的位置。您的二个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来恳求支持,您将如何做?

很少的国家实行比中共更冷淡的现实主义对外政策。北京的外交事务紧密纠缠于它的国内政治, 并且两方面提出的口号都是稳定。北京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 因为上升的生活水平为中共提供了执政合法性。问题是: 如果胡同意制裁伊朗, 他还能得到这些吗?

对于北朝鲜,一位在北京的西方外交官说,中共可能将坚持绝对的,”甚至不考虑”的拒绝美国所有的计划,为提交北朝鲜和它的核武器到联合国委员会。中共不想对金正日政权施加更多压力。它期望少量难民从北朝鲜跨入中国。胡还进一步相信,中共的稳定是由持续的军事现代化来维护的。

华盛顿因对北京恼怒,去年迫使欧洲继续对北京武器禁售的制约。中共想要解除那些制约。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北京也需要购买石油,同时期望不用担心与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者产生冲突。其中包括某些地区, 像华盛顿的长期盟友沙特阿拉伯, 甚至在美国本土发生的一场政治争执, 美国去年阻止中共中海油购买优尼科。简而言之, 北京极力讨价还价。

一般认为,中共决不会支持对伊朗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因为它太需要石油。中共由于对石油的兴趣,阻拦委员会制裁苏丹, 尽管苏丹达尔福尔(Darfur)发生种族灭绝 。如果中共对整个区域, 不仅是伊朗石油胃口迅速增长,波斯湾上的军事冲突将是北京的经济恶梦。

中共”海外” 能源战略

又据洛杉矶时报1月23日上海报导,近几个月来,中国石油公司积极争购海外石油储量, 这对于世界上最大的二个原油消费者中国和美国,具有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涵义。

中共官方中海油公司在触发了华盛顿的政治反对之后, 放弃了出标优尼科,这个月它声称将在一个尼日利亚人的油田投股23亿美元。据报导,这个香港公司现在正关注一个可能的,与哈萨克斯坦一个石油生产商也许值20亿美元的成交。

去年秋天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 国家石油公司(National Petroleum Corp.NPC)花费42亿美元接管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 。一个月前, 中国的NPC 和印度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Oil & Natural Gas Corp.) 花费5.73亿美元联合购买了加拿大石油公司(Petro-Canada) 在叙利亚油田的股份。那是在NPC带领中国财团以14亿美元与印度公司争购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之后。

中国国民石油公司的一位高级工程师说, “哪里有油, 我们就去哪里”。

北京为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 保证石油和其它形式的能源是至关紧要的。大约十年的时间, 中国已从原油净出口商到进口原油占需求的40%。到2030年, 预计中国依赖外国石油将上升到60%, 达到目前美国的水平。

中共的”海外” 能源战略, 在2004 年秋天,正式推动它的石油公司追求海外交易,并且中共领导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坚实联系, 包括与美国有分歧的政府, 譬如伊朗和苏丹。

在中共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 能源已成为加深关系的中心部分 , 其中一些国家已放弃美国和西方,靠拢中共。在最近的一次北京访问, 玻利维亚的新总统茂瑞勒(Evo Morales)称中共是意识形态的盟友,并邀请中国人投资安地斯山国家的大天然气储备。

一些西方分析员视这些关系为中国和美国石油冲突的标制。二年前, 中共和伊朗签署了700亿美元的成交,中国的石化(Sinopec)公司将开发伊朗的亚得望 (Yadavarn) 油田,以交换同意购买百万吨伊朗液化天然气。

中共和伊朗的经济关系被视为一个主要因素,使亚洲国家不愿支持美国和欧洲提交伊朗的核项目到联合国安理会。

但是, 中共继续为石油和柴油的短缺而奋斗, 位于巴黎的能源代办处声称,中国的石油需求今年将再次增长到5.9%, 并且使得全球需求从2005年的1.3%推进到2.2%。结果可能对原油价格造成更大的压力, 特别是在缩紧供应和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