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执行出状况 金改政策打折扣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丽珠/特稿 以“兴利”为主轴的二次金改,竟被外界当成“图利财团”,甚至成了政府查弊重心,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绝不是金融改革不重要,而是财团取巧,想混水摸鱼,加上相关官员把关时充满太多灰色地带,使财团误以为“头过身就过”;现在,政府藉由中信金案试图挽回威信,是好事一桩;只是,若要真正遏止不守秩序的财团,游戏规则透明化及官员道德操守的建立,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犹记得,一次金改的亮丽成绩单,因政府提供了税赋支持,整体金融机构在短短二年之内打销了上兆元的逾期放款,体质好转,第一阶段的“除弊”成果丰硕,得到正面评价。政府乘胜追击,希望让国内金融机构大型化、国际化,提出了以兴利为主轴的二次金改。

由于二次金改旨在将金融机构导向大型化,并购成了最快手段,公股减半的改革大旗一挥,政府宣示的时间压力,让财团喜上眉梢,不是先回家提升自家体质,而是先比谁家口袋深、内线多、人脉丰。此时,政府高官若不严守份际,难免引起官商勾结的耳语,政府威信就逐渐荡然无存,财团也更肆无忌惮。

不良示范 马未利益回避

例如,台北市长马英九,二○○二年将台北市民的金鸡母—台北银行(已改名台北富邦)以换股方式并入富邦金前,曾不避嫌出入富邦招待所“餐叙”,当时,连同属泛蓝阵营的新党议员都看不过去,痛批马未掌握利益回避原则,无怪乎,马英九怎么解释,都无法抹去民众对此事涉嫌图利财团的质疑。

此外,中信证券动用集团寿险资金以极少数资金,取得中华开发经营主导权,公股也只能事后补救;中信金插旗兆丰金,让公股在董监改选很难看,劳动政院以“补破网”方式才平息物议,凡此种种,财团财大气粗的模样固然让人生气;但是,一手掌握集中市场交易资讯的政府相关单位,竟然没在财团试图动手前,给予警告,难道不需要检讨?

积极查弊 政府应硬起来

现在,政府要硬起来,要查弊,就要展现魄力,是秋后算账也好,是政治角力也罢,终究得禀持一个原则,就是为人民造福,让民众对政府重拾信心。对于涉及公益的并购案,政府官员也不宜急于抢功,按部就班,如此,“兴利”政策才能让全民受惠,而非兴特定人的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