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1956年IBM进驻台湾 一路见证台湾经济成长

【大纪元10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二十九日电)1956年许多台湾人穷得没饭吃、没鞋穿的时代,一家美商却在台湾扎根设立分公司,卖起听都没听过的“打卡机”、“电脑主机”,它到底看上台湾什么?台湾IBM老员工柯火烈说,拜台美外交和国防互联,IBM及早卡位,一路陪伴台湾走过经济辉煌年代,见证台湾的成长。

1956年(民国45年)台湾年平均所得只有142美元,很多人穷得没钱吃饭,小孩赤脚上学,卫生环境也不好,一切看来都是从零开始的年代,有什么利润可图?为什么当时美国IBM公司愿意到台湾来投资设立分公司,而且一待就是半世纪?

台湾IBM日前举行在台50周年庆,在台湾IBM服务长达35年半之久的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柯火烈回忆,前辈们告诉他,IBM公司其实早在1930年代就在上海有分公司,当时IBM卖的是绞肉机、时钟、分类机、因应美国人口普查所需而发展出的打卡机和读卡机。

政府播迁来台湾后,基于当时美国反共政策,大批美军驻防台湾,带进美国最新机器,包括打字机和打卡机等办公用品,其中许多产品都是IBM生产,当这些机器损坏或维修时,需要IBM公司派员服务。

再加上二次大战后,台湾经济开始萌芽,美国IBM看到这块商机,于是在国际学舍(现今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信义路侧)设立了台湾IBM分公司,员工连总经理在内只有4人。

虽然当年很多人连“电脑”两个字都没听过,不过,台湾IBM还是在隔年卖了第一套电脑主机给台糖公司,协助管理大量外销蔗糖的账目和外汇,当时还用牛车载着主机拉进糖厂,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随着台湾经济逐步起飞,台湾1970年代启动十大建设,柯火烈说,他当时从台北工专毕业,刚当完兵,就业市场一片荣景,平均每个人有三到四个工作机会,当时民智渐开,已经知道电脑和IBM所代表的意义,他应征IBM工程师职务,经过四关激烈竞争,每60人取一员之下,他幸运的获得录取。

当时本土公司工程师一个月薪水约新台币3000元,IBM却给5000元,平均高出近70%,难怪大家挤破头,想进入IBM。

柯火烈被录取不久,即被派往十大建设的台中港协助荣工处维修IBM磁牒机,后来也去国税局财税资料中心维修电脑,推开门一看,一屋子满满70名女性员工在处理税籍资料,这辈子第一次见识到这么多女人,当时有点手足无措,眼界大开。

当年维修工程师更是处处让人称羡,柯火烈说,因为电脑已经够神奇了,还有人会修电脑,岂不是更高竿,于是走到那里都有女职员示好,真是够神气,甚至还有客户私下请柯火烈代为牵线,希望觅得单身IBM工程师,于是柯火烈变成工程师兼媒人。

年轻工程师若是和某公司女职员看对眼了,工程师还会利用职务之便,用打卡机打出一张爱心形状的“心心相印”,市面上根本没看过这么神奇的礼物,当然也就很快追到手。

经济的辉煌,业务的拓展,迫使公司行号普遍接受电脑,当时台湾IBM相当风光,客户拿着大麻袋装钱在IBM公司门口排队等着买电脑,业务员根本不用出门,每个月业绩高得吓人,IBM员工每年以10%幅度加薪,柯火烈回想起那个年代台湾真是处处充满快乐和希望。

由于台湾IBM公司名声不错,录取的员工也有一定水准,没想到发挥许多边际效益,在台湾IBM服务29年首席资讯系统架构顾问卢定雄说,有一次出差赴美,当时忘了先换国际驾照,到了租车公司,他就拿出员工证,表明是IBM公司的员工,照样把车租走。

柯火烈也是一样,进关美国时,移民局看他是IBM的员工,连问都不问就盖章走人;每当要去台湾的国防单位维修电脑时,门口的宪兵也是不太问就过关;更好笑的是,年轻IBM员工在台北市租房子时,房东看到是IBM员工还会主动打折,因为不担心收不到房租。

不过,卢定雄也说,外商公司虽然薪水高,但工作负担也重,因此,另一半就要非常包容,他经常半夜替客户维修电脑,没日没夜的,甚至要牺牲周末假日,需要时常和另一半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工作内容,这样才能保持家庭和谐。

柯火烈虽然早年是万红丛中一点绿,但他还是选择了心目中最理想、从事教职的妻子。柯火烈当年就是利用赴外地维修主机时,一起带着太太和小孩南下,当他在工作时,太太带着小孩在一旁玩耍,兼顾了工作和家庭,他认为,这应该是年轻的员工可以参考之处。

IBM台湾资深员工见证台湾经济成就:两位IBM资深台湾员工:35年半年资的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柯火烈(右)与29年年资的首席资讯系统架构顾问卢定雄(左),见证IBM 台湾50年来伴随台湾经济成长的过程,也述说着许多有趣故事。//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