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破空:安倍上任,中日关系难解

安倍,中日关系

陈破空

【大纪元10月4日讯】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拟于10月早些时候,访问中国和韩国。鉴于此前多年,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期间,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持续恶化,尤其中日关系,降到了历史冰点。安倍一上任,就访问中韩两国,显然是希望尽快改善与这两个亚洲强邻的紧绷关系。

之前,安倍的韩国行程已经确定并公开,但对中国的访问,却仅仅流于委婉的暗示。原因之一是,韩国领导人并没有对日本首相的到访设置前提,但中方却一直强调,放弃参拜靖国神社,是双方首脑会晤的前提。

然而,迹象显示,中方的态度正在软化,未必会将这一前提坚持下去。因为,其一,安倍虽然希望改善中日关系,但从未在是否参拜靖国神社议题上表态;其二,中方虽然不动声色,但也急于改善中日关系。只是,中共惯于搞“密室政治”,故而不像韩国那样,公开与日方的妥协。

敲定10月早些时候,让安倍访问中国,对两国当局而言,都是合理而精明的安排。10月份,在日本国内,即将举行众议院补选和地方选举,如果安倍顺利访问中韩,证明其外交能力,将有助于他所在的自民党在选举中占据优势。在中国国内,中共将举行“十六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将是胡锦涛如愿扳倒“上海帮”骨干陈良宇之后,进一步巩固其权力的关键时机。如果接待安倍到访,象征性地改善中日关系,将使胡锦涛赢得外交分数,从而强化他在党内的地位。

中共外交格局,最重要的是中美关系,其次就是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冷冻多年,不仅影响政治,也影响经贸。2004年开始,日本由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尽管中日贸易仍呈增长态势,但与中美和中欧贸易增长相比,中日贸易增长明显放缓。

这是中日双方都不乐见的。中共副总理吴仪和商务部长薄熙来先后忧心忡忡地表示,中日“政冷”持续,渐渐引发“经冷”。日本产业界也不断抱怨,中日冷战,使日方坐失商机。

与此同时,日方已经决定停止以日元贷款为主的对华援助。而中日能源争夺愈演愈烈,以至于在东海水域频生摩擦和对峙。擦枪走火、乃至于爆发战事的可能性,已经不能排除。

日本首相更迭后,中日关系能否改善,仍然是悬案。在内外政策上,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基本上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正宗传人。首先,两人都属于右翼,在许多议题上,安倍甚至走得更远。比如,安倍强力主张修宪,以便让日本自卫队尽快正式成军,并对屡屡挑衅日本、威胁日本安全的北朝鲜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态势;其次,小泉描述日中关系为“政冷经热”,安倍则说“政经分离”,表明,安倍并不指望根本改善日中关系;再者,在参拜靖国神社议题上,安倍与小泉态度趋同,而且,这也都是他们能够赢得国民票选的关键之一。

至于中方,心态更为晦涩。虽然,中共一直将中日关系恶化推诿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但策动反日风潮,能够激起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即所谓“爱国主义”情绪。让中国民众枪口朝外,从而转移视线,淡化国内矛盾焦点,一直是中共秘而不宣的“国策”。

最好的证明,是中共的舆论宣传。中日两国,显着的差别是,日本是一个民主国家,新闻独立;而中国是一个极权国家,媒体受政府控制。就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一题,中共媒体既可淡化处理,也可强化渲染。如果淡化,中国民众就可能不知不觉;如果强化,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就可能高涨不下。中共有时候选择前一种做法,如在日本中曾根时代;有时候选择后一种做法,如在日本小泉时代。部分中国民众,果然“随鸡起舞”,跟着中共的指挥棒打转。

实际上,中日关系难以改善,还有更深层更复杂的原因。最大的问题是,中共武力威胁台湾,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后,台湾防务的又一坚实后盾。“美日安保条约”已经覆盖台湾。其次,美日由军事同盟,走向军事共同体。安倍本人,是这一进程的主要推手。在国际战略和地缘政治上,中日根本对立的情势,不可逆转。再次,二战后的日本,早已转型成为世界民主杠杆,对死守独裁的中共而言,如芒刺在背。

(原载自由亚洲电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陈破空:一则可悲的新闻
陈破空:纪念唐山大地震,胡锦涛为何低调?
陈破空:两德两韩不争,两岸何争?
陈破空:经济数字造假,国内媒体质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