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山宫修复竣工 官民合资修复古迹再添典范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十日电)日据时期兴建的艋舺青山宫,主祀清咸丰年间渡海来台的灵安尊王,宫庙建筑近一百五十年。由于历史悠久,正殿主梁蛀朽,必须修建,庙方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请古迹修复补助。最后公私部门合力以新台币四千万元,依古法照原貌修复青山宫旧有恢弘形制,是官民合力维护古迹的典范之一。

相传清朝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福建泉州府惠安县的渔民,奉故乡的灵安尊王神像来到艋舺,神舆突然加重,无法抬举,渔民于是向神明请示,就地暂立小祠安灵。当时艋舺地方瘟疫流行,但向灵安尊王祈祷的民众都能保身,一时之间香火鼎盛,信徒倡议在现址建新庙,并于咸丰九年完工。

青山宫管理委员会总干事黄应石表示,青山宫分为前、后殿。前殿在一九三八年日据末期重建,梁柱门窗都是木制,古色古香,内部蟠龙栋柱,工艺精美;后殿是旧式神殿,因年久失修,已于一九七一年间拆除,重建一座三层钢骨宫殿式的楼阁。前殿并于一九八五年被市府列为三级古迹。

黄应石说,由于古庙年久失修,屋顶上的大梁蛀了,大风来时屋顶摇摇欲坠,影响到庙身,必须修建。

青山宫于是报请主管机关文化局同意重修,由市府逐年补助、四年共计一千五百万元,加上庙方、民众集资,以四千余万元修复,这也是青山宫自一九三八年重修以来,规模最大的修复工程。

黄应石说,“看得到的都修”,经掷筊神明同意迁移至边间,庙方依循古法大翻修,屋顶的大梁柱拆下,换成桧木,旧梁就放到对面的房舍保存,墙壁一敲发现朽坏严重,也重新整理,屋顶上一百五十年的交趾陶重新修复外框与花形,现在的青山宫金碧辉煌、瑞光普照。

黄应石说,由于灵安尊王被封为“瘟疫神”,在SARS 期间,邻近的仁济医院爆发疫情,附近的庙宫希望灵安尊王能出巡除“瘟疫”,庙方于是请青山王爷绕境祈福,并在淡水河边烧王船,安定民心,不久SARS疫情就获控制,民众认为是灵安尊王神威显灵。

青山宫管理委员会主任监察陈坚茂说,灵安尊王属“地方神明”,每年农历十月二十日、二十一日是青山宫最热闹的日子,庙方举行“青山王暗访”,两天分别于傍晚近五时分别绕境双园区、龙山区,第三天中午过后绕境两个区域,外国观光客都慕名前来。

由于前两年古迹修复期间,灵安尊王千秋圣诞绕境停办,今年再度恢复举办,各地来的阵头一起加入绕境行列,鞭炮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此外,庙方也特别在庙旁伫立记载青山宫史迹的纪念碑,傍晚由庙方、台北市政府秘书长、文化局长廖咸浩、民政局长钟则良、都发局长许世坚及里长等人共同揭碑。

廖咸浩指出,青山宫与景美集应庙都属清代的古迹建筑,并由官民集资修复,两者都是民间主动提出修复私有古迹的案例,过程与意涵更具意义。他说,古迹拥有单位展现的文化意涵,是文化资产活化保存的典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