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重温信福时光 大家来写信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力仁/台北报导〕有了电子邮件之后,台湾写信人口锐减,平均一年少一点五亿封函件。中华邮政昨天发起每年9月28日为“写信日”、“写信周”,将与学校合作举办写信活动,让小朋友乐于写信,进而带动全民写信互诉情衷。

电邮兴起手写信锐减

中华邮政统计,台湾从民国九十年至九十四年间,每年约有二十七点七亿至二十八亿封函件,这个数字比起民国八十年代电子邮件尚未兴起时,大概少了一点五亿封函件,减少的函件绝大部分是亲笔书写的信件。

另一个统计也显示,在民国八十年代,国人每人每年约通信一百三十件信函,但近几年以每年四点三%左右衰减;若再从营收数字来看,中华邮政最近八年来,函件类营收从二百五十亿元,降到二百三十亿元,少了将近二十亿元。

中华邮政表示,这几年手写信件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信用卡、电话费之类账单,再来则是印刷品、杂志、明信片及小包。

中华邮政人员说,以前邮差主业是送信,现在邮差则负责送各类通知,台湾社会变迁甚大。

提倡学童写信谢师恩

中华邮政董事长赖清祺表示,电子邮件兴起,传统邮件没落,是全球邮政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法国有“写信节”,日本有“文通周”,都在鼓励民众透过信函交流情感,中华邮政也藉由9月28日教师节,提倡学童手写书信表达对师长的感恩,进而带动全民写信运动。

赖清祺说,这几年来,中华邮政博物馆推出邮政巡回车,到全国各小学倡导小朋友写信,以后各地邮局也将与各国中、小学举办寄送信函话剧表演、有奖征答、征文比赛及写信有奖活动,带动大家重拾写信的习惯。

一纸寄情 古早味老信物

〔记者刘力仁/台北报导〕没有电子邮件,只靠写信的年代,对许多中华邮政资深员工而言,充满回忆与人情味,这是现在许多按电脑键盘寄电子邮件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的事情。

从基层邮差干起的中华邮政工会理事长蔡两全表示,送情书印象最深刻,因为情侣总会选一个美美的、香喷喷的信封,上面工工整整地写字,有时候信封上面还会留言“邮差先生,你辛苦了”,让他送起信来心情特别愉快。

但写情书有时也会凸槌,蔡两全说,大概二十年前,曾经有一个阿兵哥,每天写一封情书给女朋友,最后女友却嫁给这个每天送信的邮差,阿兵哥的家属还一状告到邮局。蔡两全特别强调,这个邮差绝对不是他。

蔡两全还说,当年他常一不小心把台北市林森南路九号的邮件送到杭州南路九号,杭州南路九号的老奶奶不但不生气,还利用买菜时专程送到林森南路九号,结果两家人成为好朋友,现在这种富有人情味的事情,大概很难发生了。

另一位老邮差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些信封是用毛笔一笔一划写的,上面写着“我儿XXX收”,里面装着鼓鼓的信纸,应该是老父亲给儿子的谆谆教诲;也有些信件大概是小朋友写的,住址残缺不全,邮差都会努力拼凑,尽力将信件送到收件人手中,他感慨地说,现在都是电子邮件,邮差想要帮助,也无从帮起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