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营业员恶搞 如何自保

【大纪元2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中兴/专题报导

10年前彰化四信经理叶传水亏空公款潜逃引发挤兑、国际票券交易员杨瑞仁盗开本票亏空公司100亿元,最近3个月内又有金鼎期货违法代操诈财5亿元、彰化银行理专盗卖客户金融资产近9000万元;每件金融弊案都有投资人直接、间接蒙受损失,为避免遭少数不肖金融从业人员“上下其手”,应是民众在从事投资之前,必练的基本功。

事实上,过去10年来,金融弊案不只这几件令社会“耳熟能详”的大案,有更多规模小且零星金融从业人员诈财事件不断发生,上述大案以“冰山一角”来形容,似乎并不过分。以C小姐为例,37岁,民国87年时国内首度开放期货市场,C小姐靠自己的存款加上标会,凑得100多万元,在国内某期货公司开户从事期货交易,但没想到这却是她噩梦的开始。

当时,营业员说服她由营业员为她代操,事实上,委由期货商营业员代操,直到今天都还是“违法的”,但当时年轻又不懂的C小姐,却被营业员说服;她只要求营业员,下单买卖、转仓或平仓出场都必须让她知道,于是C小姐就这样交出了“兵权”。

营业员刚开始照办,到后来居然完全未告知C小姐就自己操作起来,C小姐觉得不妥,口头禁止营业员继续代操;谁知道营业员根本不理而继续恶搞,甚至在未经C小姐授权下,将期货交易对账单的出单方式,由邮寄改为亲自领取。

C小姐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收到对账单,觉得事情不对,经询问之后,才知道对账单出单方式已被营业员窜改,重新申请对账单后才发现,竟有什么“美国黄豆”、“日本生胶”等,她从来都不晓得的期货商品,全部出现在她户头的交易纪录内,她的户头被频繁进出,短短2年内就付出高达74万元的手续费,这才知道“亏大了”!

对账单没收到 可能有状况

记者陈中兴/专题报导

C小姐大学念的是资讯,毕业前曾在证券商打工,后来再攻读教育学分,目前在当英文老师,曾经吃过期货营业员的大亏,如今现身说法,请投资人千万要注意,无论期货或者股票买卖,都要随时注意查核对账单,一旦对账单逾期未寄达,要马上反映给交易商。

各种金融商品交易都会有交易商出具给客户的对账单,尤其是期货交易,详列每笔交易买卖内容、时间、交易单位、交易标的、保证金余额等;在开户时必须与交易商约定对账单的交付方式,一般是邮寄,但也可选择“亲自领取”。C小姐碰到的状况就是不法交易员在未取得客户授权下,私自填写“客户资料变更申请单”,违法更改对账单交付方式,造成客户无法了解账户的操作状况。

C小姐说,该名黑心营业员盗用她户头的保证金,并且以她的期货交易账户进行频繁交易,但因为对账单不再按时寄送,从89年5月到12月间,为期7个月她浑然不知自己户头被盗用。

但如果只是这样,C小姐的钱仍不致损失,因为C小姐开户时所约定的期货交易户出金账户(交易完成后剩余保证金的转出账户 )仍是C小姐所指定的A银行,这名黑心营业员为了将她的期货交易保证金户头里的钱“洗”出来,还特别佯称新开户的交易费可享折扣,于是C小姐以她爸爸的名义,在同一家期货商再开一个新户头,由于这是爸爸授权C小姐出面代为开户,因此C小姐除了她爸爸的个人资料外,连同她自己的身份证影本也都一并给了营业员。

如此一来,黑心营业员等于取得“尚方宝剑”,他串通P银行的老同学,用C小姐的身份证影本,伪开户头,再回头在期货公司更改C小姐的出金账户,同时再将C小姐爸爸刚开的期货交易户出金账户,改为P银行的人头账户,于是,包括C小姐账户的保证金余额,以及日后C小姐转入爸爸账户的保证金,都“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到黑心营业员手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