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能源外交在中国外交的作用不断上升

【大纪元2月1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八日电)中国学者庞中英最近在北京“瞭望”周刊撰文表示,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全球能源外交体系,帮助中国经济更加深入全球分工体系。

庞中英为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文章说,中国与中东、中亚、非洲、南美等地区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都很好,能源多元化战略不会因为政治外交问题受到阻碍。

文章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长期的能源保障。开展能源外交就是要用和平的外交手段促进国内发展。同时,依靠与世界建立起来的能源关系巩固中国的世界地位。目前,能源外交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

文章说,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在诸如煤炭等传统能源上主要依靠国内供给,但是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则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消费大国。因此,中国能源外交主要针对的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国际供应问题。

庞中英认为,作为世界主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国,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将继续增加。

文章分析,开发全球能源的过程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卷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能源关系,深化中国与世界的战略性劳动分工。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将得到深刻转换。当今的国际能源问题涉及的几乎都是世界大国和地缘战略重要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着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战略互动,因此绝对不单纯是一个市场经济问题。

文章说,从油气供应的角度看,中国能源外交需要确定和优化重点国家和地区。中东、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非洲、澳洲和南美与中国可能形成能源战略关系—油气供应国(生产国)和油气消费国之间的互动。

庞中英表示,透过中国大陆来自中东、中亚,甚至俄罗斯的油气还可到达日本和南韩等东亚国家,中国今后将处于亚洲能源供应和需求国际体系的中心位置。为此,中国需要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外交关系。

文章指出,中国与中东、中亚、非洲、南美等地区主要国家的外交关系良好,能源多元化战略不会因为政治外交问题受到阻碍。在此基础上,中国与俄罗斯等国家正在深入谈判和合作,以便建立起稳定的双边能源关系;中国并努力促进中东和平,以便稳定中东能源供应管道。

据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建立的双边关系,有利于中国扩大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借助与非洲的长期友好关系展开能源合作,开拓中非关系的新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和澳洲的能源合作也进展顺利。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全球能源外交体系,帮助中国经济更加深入全球分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