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议员促改善中港供水通报机制

【大纪元2月9日讯】立法会8日开会讨论改善输港食水污染事故通报机制,及加强协调输港食水供应问题,议员指现时两地出现水污染事故的通报机制欠明确。

鉴于在香港特区政府与广东省现行供水协议下,本港须支付高昂水价,但水质却得不到保障,加上近期国内曾发生多宗食水污染事故,当中更有地方官员隐瞒事实,郑经翰议员提出动议促请政府在商讨落实新供水协议的具体细节时,与广东省交涉改善现行输港食水污染事故的通报机制,包括规定通报的时限,并建议商讨如何加强协调输港食水供应,在决定供水量时须弹性处理,以免在本港水塘溢出时仍输入供水,造成浪费。

他指出,香港7成食水供应来自东江水,内地的食水水质下降,香港首当其冲,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急速发展,水质受污染,洁净可饮用的食水不断减少,现时两地出现水污染事故的通报机制欠明确。

该议案分别得到议员黄定光及李华明的修订。黄定光希望订立粤港两地共同运作的突发性供水事故应变机制,以及讨论进一步提升输港食水的水质标准。而李华明要求双方每月可按需要检讨输水量,减少过量供水,同时亦有助纾缓广东近年的旱情,港府亦应研究扩充现有水塘或进一步完善水塘联网,以增加本港水塘的容水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