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心得

天定子女命运 何必费尽思量

当今大多数父母亲,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过的比自己安逸、舒适,至少要比自己富有。为此,不惜节衣缩食、挥洒重金、精心安排子女的课业、斤斤计较子女的成绩、相互攀比子女的技能、争分夺秒地为子女增添一技之长。社会的传媒导向亦推波助澜,每每出现一名高学分尖子学生,往往再来一段老生常谈,无非是父母如何帮助并管理孩子的读书计划、控制孩子自由娱乐时间、提前调升孩子课业的难度、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涉猎更高更广的知识面等等,此尖子学生和彼尖子学生经历基本雷同、略有小异。

  

此言一出,似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是与否见仁见智,绝无强难。只想谈一例,供您研判。有一同事,父母皆为早年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此同事是二老唯一掌上明珠,她婚后得一子(独生子女),此子可谓众星捧月、倍受呵护。生活上自不必说,那早期启蒙、培养情趣、智力开发、琴棋书画等皆被已退休赋闲的二老义无反顾的承接下来。一翻循序渐进、周密安排,精心施教,孩子不负众望,三四岁可结结巴巴读简单儿童读物、五六岁背熟唐诗三百首、七八岁与外祖父棋盘对垒、与外祖母合奏一曲,小学一、二年级等同重新复习,自然第一,加上那浓眉大眼、鼻直口方、齿白唇红的美少年俊秀模样,真真神童转世、齐齐众口皆碑。

  

待到孩子小学三、四年级时,外祖父、外祖母相继过世,同龄孩子启蒙教育渐渐地与他趋于同步,成绩就开始后移,但仍属前几名。到五、六年级时,这孩子的优势仍是流利背诵唐诗三百首,而别的孩子能用刚学的一首唐诗编辑出优秀的作文。其他的学科成绩渐渐力不从心,勉强的考上个普通初中。强烈的反差,周围妒忌的、惋惜的、兴灾乐祸的及各式各样的议论、调侃无形地使孩子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表现出十几岁孩子少见的沉默和病态的寡言。

  

那时的我,虽孑然独身,更无子嗣,但此事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因此,儅我的儿子在我体内蠕动时,无丝毫培养他成为全才、拔尖、精英的宏伟目标,更无奢望他高官厚禄、光宗燿祖,只要心智正常、身体健康足矣。由于对孩子未来的目标定的低,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业督促方面自然轻松豁达,未觉任何压力。这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自流,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不敢忘却。注意孩子的天赋特长,因势利导、营造其发挥环境不敢怠慢。对他常说的话是,别介意结果,只要全心付出,努力做到最好即可。如今,我儿已十六,自八岁入了天才班,晃晃荡荡现今已达八年。成绩或多或少总会高过平均线,评语基本是优秀(Excellent),偶尔得个良好(Good)我仍感满足。

  

其实,绝顶聪明与弱智低能之间是众多的普通孩子。而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好这一群体,为他们奠定高尚的、自律的、传统的人生基础,注入诚实、友爱、尽责、守信的处世哲理,对社会、家庭及他们的后人的影响,才是最至观重要的。至于孩子未来富贵、贫贱自有天来定,何必你我费尽思量,有道是天命无法逆、天意不可违。不仅将送子进入世界顶级学府、成为万人瞩目的精英或跻身上流、富甲一方视为教子有方、育子成功,只要子女集仁、义、礼、智、信于一身,做一个普通蓝领工人也不能说是失败吧。总之,不仅自己淡泊对金钱、地位、名利的追求,还要淡泊对自己子女金钱、地位、名利的追求,就不会为子女教育问题所困、所累、所扰,且如吃饭、睡觉般稀松平常。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