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欧盟中东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大纪元4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秉钧布鲁塞尔特稿)一直想在解决中东问题,尤其是促使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走向永久和平扮演重要角色的欧盟,显然已因哈玛斯开始掌控巴勒斯坦政权,使它的中东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欧盟对巴勒斯坦较为同情,同时提供的援助也最多,因此在哈玛斯赢得大选后,仍采取较为怀柔的政策,希望能在推动中东和平继续贡献力量,并扮演一定的重要角色。

这也就是为何欧盟在哈玛斯赢得国会选举后仍数度重申,祗要哈马斯组成的新政府放弃暴力、采取和平方式寻求中东和平、并承认以色列的存在,欧盟将一如以往,协助巴勒斯坦解决面临的财政困境及其它问题。

欧盟执委会主席巴洛索与主管对外事务执委华德纳三月中旬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统阿巴斯会晤时也答应,欧盟将会继续支援巴勒斯坦,但条件是“所有财政援助将视巴勒斯坦新政府是否遵守以和平方式寻求和平的承诺而定”。

事实上,直至三月初,欧盟执委会仍决定提供一亿二千万欧元,解决巴勒斯坦看守政府的财政困境。

但是,因哈玛斯在组成巴勒斯坦新政府后,未表示放弃暴力,并正面回应欧盟执委会提出的条件,欧盟在四月初已决定对巴勒斯坦政府采取较谨慎的政策,并决定暂停对巴勒斯坦的财政援助。

表面上,无论是欧盟执委会或是欧盟国家外长都已指出,欧盟是因哈玛斯政权不愿放弃暴力、无法正常发展双边关系,而不得不暂停援助巴勒斯坦。但骨子里,做为巴勒斯坦最重要支助者的欧盟,自然希望藉由冻结援助的策略,迫使哈玛斯政权回心转意,在财政压力下,接受欧盟提出的条件。

然而,欧盟暂停援助巴勒斯坦的政策,显然并未达到吓阻巴勒斯坦新政府的目的。哈玛斯政权的一名发言人在欧盟决定暂停援助后就表示:“哈玛斯将不会接受这种威迫利诱,因为它是经由民主选出的”。

而由哈玛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政府公开表示支持四月十七日的特拉维夫炸弹攻击事件,已说明欧盟对哈玛斯暂停援助的政策,根本没有任何效力。

虽然,对这一事件的发生,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奥地利政府与欧盟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最高代表索拉纳已表达强烈谴责的立场,并呼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充份信守包括放弃暴力在内等国际社会要求的原则,俾以在走向永久和平上有所进展”,但哈玛斯政府仍宣称,攻击事件是自卫行为。

而伊朗与卡达等阿拉伯国家已应允提供巴勒斯坦新政府一亿美元纾困的事实,显然也已降低哈玛斯政权对欧盟提供财政援助的依赖。

在此情况下,欧盟目前对巴勒斯坦新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仍能有效劝阻哈玛斯放弃暴力,以及未来是否能对解决以、巴间的冲突产生重大影响,实在令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