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风

【民俗采风】 漫谈签诗

【大纪元4月2日讯】中国人自古以来在生活上碰到了疑惑而找不到答案时,不分智愚贵贱通常会去庙里求签问疑,就是到了科技昌明的今天,这个问签的习俗仍然历久不衰,君不见台湾香火旺盛的寺庙里面,香烟缭绕间时能听到掷杯求签的响声吗?

追本溯源,占卜应是抽签的前身,古早在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后,取代了殷商时期以炙烧甲骨,审度裂纹断定人事吉凶,而据史料记述,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就有了签诗,到了宋代其体系已经相当完备,或因卜卦过程繁复,仪式拘谨,于是程序简单而富趣味性的问神求签应运而起,流传至今。

据宋人释文莹“玉壶清话”记载:后周(951-960)显德进士卢多逊,小时候在“云阳道观”抽过签,诗曰:身出中书堂,须应天水白;登仙五十二,终为蓬海客。后来卢多逊果然官拜宰相,也在五十二岁那年客死海南。

宋张唐英在“蜀梼杌”里记载:“(王)衍亲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不悦。”王衍是前蜀国王,连他都不能免俗亲自到庙里抽签,由此可印证抽签问神盛行中国民间至少应有一千多年历史。

五府千岁签诗解。

签诗或为造签者借神的名义而创作,利用前人诗词与子书句子构成,以传统绝句为主,形式有36首、60首、100首、120首等,每类签诗都以神的名号命名,如:观音灵签、关帝灵签、妈祖灵签、城隍灵签、保生大帝灵签、注生娘娘灵签、保生大帝药签等,多数为求运道的“运签”,药签是求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

签诗故事的取材,上至二十四史下至唐人传奇、宋人话本、西游记等民间文学、故事戏剧等均无所不包,一首结构严谨的签诗除主诗文外,还有引喻故事、卦象及解曰;签诗藉由卦象透露天机,是签诗最迷人之处,而如何为迷中人解惑、趋吉避凶,就考验解签人的功力了。

旌忠庙的签诗木刻拓板。

兹试举数首签诗供君参赏:

神通法力渡汪洋,只履优游到四方;变化无穷凭绝技,万人如海一身藏。本诗选用“达摩一苇渡江”故事,诗教人趋吉避凶,文不求玩弄风雅,对格律、音韵、对仗以及修辞意境不很注重。

雷霆霹雳正当空,天公差我察吉凶;积善之家必有庆,积恶之家定注殃。本诗宛如暮鼓晨钟,确有发人警悟之妙。

太公家业八十成,月出光辉四海明;命内自然逢大吉,茅屋中间百事亨。本诗选用“文王为姜太公拖车”的故事,点破大器晚成的玄机。

命运是天注定吗?当有了迷惑的人,在犹豫不决之际,拿起“想杯”虔诚的求签时,神明的签诗能为世人指点迷津吗?“楚辞”有云:“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当您拿起‘想杯’将掷下之际,是否也把脑中的一切杂念都抛弃。@*

资料来源:

梅山玉虚宫全国第一届签诗展简介

自由时报新闻网台湾蒐奇www.libertytimes.com.tw

土地公传奇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