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犹大福音古文确定真实 呈现世人

【大纪元4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罗广仁台北六日电)一份佚失将近一千七百年、源自西元三或四世纪,且含有硕果仅存的“犹大福音”的古柯普特语古抄本,最近由专家着手保存、鉴定与翻译。这份莎草纸手稿或称之为“古抄本”,于美国时间四月六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地理学会总部首次公开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家地理频道今晚在台北市光复南路72巷73号举行与国家地理学会华盛顿总部的网路直播记者会,见证最近由专家着手保存、鉴定与翻译“犹大福音”的古柯普特语古抄本。

“犹大福音”对于耶稣和犹大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并对这位背叛耶稣的门徒有新看法。不同于新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与“约翰福音”将犹大描绘成叛徒,新发现的福音书将犹大叙述成应耶稣要求,而将耶稣交给当权者处置的人。

国家地理学会与各学术单位展开跨国合作,着手鉴定、保存、翻译这份长达六十六页的古抄本,合作单位包括梅塞纳斯古代艺术基金会(Maecenas Foundationfor Ancient Art),以及韦特史料研究所(Waitt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Discovery)。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地理学会总部首次公开展出的莎草纸手稿。(AFP/Getty Images)

来自瑞士的全球顶尖柯普特学者鲁道夫˙凯瑟(Rodolphe Kasser),应邀进行复原手稿并抄写、翻译其内文。手稿内不只包含“犹大福音”,还有标题为“雅各”的文稿(又名雅各启示录(一))、“彼得致腓力书信”,以及第四段学者暂称为“阿罗基耐书”的片段。

“这份古抄本已经确定是货真价实的基督教旁经著作,鉴定方法有五种: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谱照影术、内文比对与古字比对”,国家地理学会专案节目执行副总裁泰瑞˙贾西亚(Terry Garcia)表示,“这份非圣经经文的古文献戏剧性出土,是公认为过去六十年来最重大的发现,促进我们对早期基督教时期历史与神学观点的了解,十分值得历史学家、学者与神学家继续研究。研究过程必定耗时多年,也会有许多意见交流,如今只是刚开始罢了。”

这份以兽皮装订的莎草纸古抄本,据信约在西元三百年左右以柯普特语抄写,一九七零年代在埃及明亚省(El Minya)附近的沙漠出土。经过古董商数度易手,由埃及流入欧洲再进入美国,之后一直受人冷落,置放于纽约州长岛的银行保险箱中,时间长达十六年,直到西元二千年时才由苏黎士古董商费莉达˙纽斯柏˙查克斯(Frieda Nussberger-Tchacos)收购。

查克斯试图贩售手稿未果,对古抄本迅速恶化的状况深感忧虑,便于二千零一年二月将古抄本送到瑞士巴塞尔的梅塞纳斯古代艺术基金会进行保存与翻译。这份现在被称为“查克斯古抄本”的手稿日后将交给埃及,成为开罗柯普特博物馆的馆藏。

梅塞纳斯古代艺术基金会的董事长马利欧˙罗博(Mario Roberty)说:“我们很高兴团队齐心协力复原这份文件,往后的学者与大众可以世代对其进行研究,这份古物也将再次回到出土的埃及。我们正与埃及当局密切合作,期待古抄本再‘回家’的日子到来。”

鉴定古抄本二千零五年一月,亚利桑那大学以放射性碳定年法而闻名世界的加速质谱仪实验室,鉴定取自这份手稿的微量莎草纸与皮革样本,结果显示古抄本的年代很可能介于西元二百二十年至西元三百四十年间。

保存与翻译文稿手稿主要翻译者凯瑟表示,他从未看过状态如此糟糕的手稿,有的页数不见,有些则被重新编排过,上半部编有页码的部分也破碎,还有近一千片碎片无法拼凑。他说:“这份古抄本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碰就碎了。”

在沃斯特与马文˙梅尔的协助下,凯瑟与芝加哥大学的埃及古物学暨柯普特语学家冯斯华˙高达(Francois Gaudard)合作翻译出福音书。

这份古抄本译自原始的希腊文版福音,希腊文版据信是介于正统(圣经)福音与西元一百八十年之间的早期诺斯底教派基督徒所写成。诺斯底教派相信,获得救赎的方法便是透过知识─由耶稣传授给较具影响力的一群人─亦即教导人们如何摆脱肉身羁绊,回到人类起源的精神领域。他们也相信真正的上帝、即耶稣之父,比旧约中创造宇宙且报复心重的上帝更崇高。“犹大福音”的作者相信,只有加略人犹大明了耶稣教诲的真正重要性与意义;他实行了耶稣的意旨,将耶稣交给当权者处置。

主导研究的圣经学者相信,耶稣与犹大之间的另类关系,正是一窥早期基督教看法的重要契机,也再次证明早期基督教会的多元化。

国家地理学会与世人分享“犹大福音”的资讯,四月七日周五开始,在国家地理学会总部展览古抄本的书页;“国家地理杂志”的二零零六年五月号也有特稿;此外,四月九日 (周日),国家地理频道将于全球首播两小时的特别节目“犹大福音”;国家地理将于四月六日出版两本书籍“犹大福音”、“失落的福音:探索加略人犹大的福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