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集锦

什么是 “430国际不打小孩日”?

2006年开始,台湾加入了一个全球性的节日—430“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在这一天(每年的四月三十日),全世界有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香港、肯亚、喀麦隆、英国、加拿大、纽西兰、印度、斯里兰卡等等,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向社会提出邀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而或许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再需要打小孩了’。

国际不打小孩日的由来

1998年,美国一个反体罚组织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有效管教中心)发起了SpankOutDay的活动,目的是借着这一天,来宣传打响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个本来在美国境内推动的日子,后来得到了国际响应,从2001年起,其他国家的反体罚及儿童人权团体,也在这一天办活动,倡议终止体罚,推广正面管教方式。

430这一天不打,然后呢?

就好像“母亲”在不是母亲节的每一天都还是我们的母亲一样,“小孩”在不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的每一天也都还是需要正面管教方式的小孩。而如同这句话所说

If we are ever to turn toward a kindlier society and a safer world, a revulsion against the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would be a good place to start.

– Dr. Benjamin Spock

国际不打小孩日要提供的,就是一个好开始。需要机会下决心的成人,可以在这一天为自己许诺,加入行列,试试看。已经有所实践的成人,也可以在这一天,邀请朋友加入。

台湾团体联手,提供不打帮手

在4月30日这一天,近百个台湾团体联合推出“国际不打小孩日”。不但提出呼吁,更提供了实质的支援方法,让这些呼吁有机会落实。父母与教师,通常是渴求更好的方法甚于使用打骂,毕竟打骂孩子的过程,成人也失去了快乐与自由。

儿童人权从反体罚开始

台湾在儿童人权的意识上,在照顾儿童的制度与法律环境,无不朝向国际标准迈进。儿少法的制定与修订,促使政府、社会正视儿虐问题、儿童福利;在民间举办多年的儿童人权高峰会,也由儿童人权大使,拟出每年的儿童人权宣言;而属基本人权的体罚议题,在今年初也有了一个突破,禁止校园体罚的修订条文在立法院已一读通过。

听听名人怎么说

‘不打小孩日’的目的是在使父母停下来想想,认识到有很多正面且非暴力的方法来鼓励孩子做出他们希望的行为,并了解到他们根本不需要再打孩子。

——彼得纽渥(Peter Newell),“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反体罚政策相关文件的起草人

l979年瑞典成为第一个全面禁止体罚的国家,瑞典政府认为教育民众了解体罚的恶果和协助他们学习有效的替代方法是很重要的。而对于尚未全面禁止体罚的国家,‘不打小孩日’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关心此议题的组织和个人来提倡正面管教,并呼吁终止体罚。

——玛莉尼尔森(Mali Nilsson),国际拯救儿童联盟反体罚专案委员会主席

‘不打小孩日’有助于将焦点放到极需关怀的儿童人权和需求上。只有在家和在学校感到安全,孩子的学习才有最佳的效果。懂得不用打来对待孩子的父母也比较快乐。体罚这个坏习惯是可以被戒除的,请共同参与这个教育运动。

——娜汀布洛克(Nadine Block),EPOCH-USA的联席主席,也是位校园心理学家。

其他相关资源

发起组织网址:http://www.stophitting.org/

全面终止体罚全球连线网址:http://www.endcorporalpunishment.org/index.html

国际拯救儿童联盟网址:http://www.savethechildren.net/alliance/index.html

转载自:台湾大纪元日报@(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