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退化性膝关节炎

【大纪元5月7日讯】人体之所以能够活动自如,就是因为有关节的结构。所谓关节是指在骨头两端的接触面是由软骨、关节囊膜、关节液、韧带等所组成。而大部分的关节,不但提供人体活动之需,并且经由软骨来保护骨头,以避免骨头的磨损。关节软骨当中有65% 至 80%是由水所组成。其它的物质则有:糖蛋白(Proteoglycans)、胶原蛋白 (collagen)、以及软骨细胞 (chondrocytes)。这些成分分别提供了软骨健康营养及功能保护。

事实上,软骨本身是一多孔的结构:胶原蛋白是一条条细长纤维形成的网套,糖蛋白则是具有弹性的球体,而水分则填塞在其中。这些组成都必需完整,才可使软骨负荷重力。若是胶原蛋白变少,则会使糖蛋白与胶原蛋白的网套连接松𫍙,而使得关节在受力时容变形而加速磨损。柤同的,若糖蛋白的内含物减少,例如很有名的玻尿酸(Hyoluroinic acid),糖氨甘(glucosaminoglucan, 维骨力的成分),软骨硫酸蛋白(chondroitin sulfate),则糖蛋白便不再具有弹性,相对的关节也容易变形而加速磨损。而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会造成这些材质“自然消失”或“功能退化”,因而就形成所谓的退化性关节炎。

何谓退化性关节炎?

简单的定义就是指关节表面的软骨失去弹性,使得软骨下方的骨头受力增加,而造成软骨加速磨损,使得软骨变薄、关节变窄。如此一来,会使得行走或运动时所受的力量直接传导到软骨下方的骨头,而使得骨头硬化、变形、坏死、甚至形成囊状空洞。

◎好发年龄层及族群:

罹患退化性膝关节炎者年龄以45岁以上居多,通常和年龄、性别、体重、职业等关系密切,女性罹患退化性膝关节炎比男性又多了一倍。

有文章指出:女性的股四头肌-髌骨角度,以及股骨-胫骨角度都比男性高,因而造成女性膝关节内侧及髌骨关节外侧受力都比较高,因而比男性容易造成退化性膝关节炎。若是经常跑跳、体重过重者和运动员,膝关节炎发生的概率也扣较高。据统计,65岁以上的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在X光片上有退化的变化。

◎临床症状:退化性膝关节炎典型的症状是患者常抱怨膝关节疼痛、关节变形、变大、变粗、甚至红肿,而有时关节活动会产生杂音、关节活动受到限制等等。病人最常抱怨的是无法蹲(由其是上下楼梯更是无力)。往往病患在站起那一刹那最为不适,而活动一段时间后,就逐渐好转;但活动或站立太久,又会再痛起来,最终症状会日益明显以至无法行走。

◎临床诊断:可经由X光检查发现。检查时,通常嘱咐病患单脚站立,以模拟病患在动态行走下的关节,如果有磨损则可更明显看出其变形。

退化性膝关节炎的治疗:目前国内治疗膝关节炎的方式有:复健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以复建治疗来说:除了冷热敷等物理治疗外,医师多会指导关节炎病患作一些轻微且缓慢的运动,教导病患加强肌力的训练,并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并指导病患在日常活动中减少对关节的负荷。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治疗关节炎的第一线药物是“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物(NSAIDS)”,但是许多病患在服用该类药物时,常有肠胃不适的症状产生,也有患者因而出现胃肠溃疡、出血或穿孔的案例。目前,最新引进的COX-2专一性抑制剂,例如:伟克适(Vioxx)、希乐葆(Celebrex)等,除了具有与传统非类固醇抗发炎止痛药物一样的疗效外,还能大大地降低肠胃病变的副作用,提高服用药物的安全性,可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关节治疗新契机。

除了上述止痛消炎的药物外,临床上病患也可注射抗风湿免疫制剂或玻尿酸(ARTZ)等疗法,但是注射花费相当高,且健保局有相关规定。因此,病患在选择治疗方式上,也需有诸多考量。

◎在手术治疗方面: 若膝关节炎的病情严重无法以传统复健及药物治疗控制,且有持续恶化之情况下,医师便会建议患者开刀治疗。一般来说,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是否需要开刀治疗,有下列几项考量因素:第一,股骨、胫骨关节内侧或外侧,髌骨、股骨关节三处中,有至少两处发生关节病变;第二,关节的狭窄程度超过正常关节的二分之一以上。第三,最好年纪大于六十岁以上,才较适合施行关节外科手术(换置人工全膝关节)。

结论:一般而言,医师仍建议退化性膝关节炎患者,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复健及日常生活的动作和运动来增加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最后才考虑手术治疗。若民众有任何关节相关的问题,也要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文/台北振兴医院骨科朱唯廉医师◇(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