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远距看护系统 在家为健康把关

【大纪元7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毅璋/报导.摄影

随着银发族人口的增加,健康看謢的问题成为家居生活的一大重点,加上现代人饮食过分营养、生活不够规律,许多慢性病的病征日积月累就爆发出来,远距看护系统的开发就是为了方便大众,能在家就对自己的健康做有效的掌握。

网路普及率 发展一大优势

远距看护的开发,是希望藉由电信网络的普及性与便利性,让居家而又必须对自身健康做长期追踪的人,能利用这套设备来做有效的监测与预防。这套设备可以串联各种居家看护仪器,如电子血压计、体温计等,以简易的操作来达到检测的效果。

远距看护系统的开发,需要配合频宽网路,才能满足资料的传输量。台湾目前在发展远距看护系统上的优势,就是家家户户第四台普及率高,因此光纤的使用率高,加上宽频网路的用户也日渐增加,以后无论是透过网际网路或是第四台的光纤线路,都是具体可行的方法,也能节省不少管线的铺设费用。

自我检测 方便长期追踪

透过USB的连结,这些基本的检测设备能与电视机上盒或是电脑结合,再透过CABLE光纤或网际网路来传输相关的检测值至医院。

许多慢性病患者,像是高血压、糖尿病或是气喘等病患,平常都需要定期记录健康的相关指数,但这类针对身体状况的监控仪器,使用上最大的限制就是短时间内的纪录不足以代表病人的症候,若没有长时间的连续检测,医生无法有效判读病症的发生频率与严重性。

但长期的监控耗时费力,且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病患更不可能每天都到医院长时间接受监控。

因此,这套远距看护系统的开发,能让医院定期接收到病患的相关资讯,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指示,在固定的时间做自我健康资讯的测量,这种长期纪录所得的相关资讯,能让医生在病情的判读上有相当大的帮助。

结合医院和药局 主动预防

全球视讯系统总经理陈建良指出,透过连线,病患能将平日所验得的资讯记录在医院的系统中,医院能针对潜在的病征做主动的预警,像是比对心电图的模式,电脑能借此判读出可能的问题,主动通知病患与医生,督促病患及早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在这过程中,病患可以与社区医生及药局合作,将医疗资源做最有效的使用,节省健保花费。

价钱与公信力 推广的关键

但这套远距看护系统也有发展上的难题,宜兰博生诊所宋俊杰医生表示,医疗机构所给人的信任感与专业性是一般人在家自行检测所无法比拟的,对于严重的慢性病患而言,绝大多数都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检测,因此他们需要的是真正医疗上的看护。

即使做了远距看护的测量,病患自己或医生也会怀疑检测过程是否正确无误,甚至进而质疑检测结果,若在过程中出了差错,该由谁来负责?此外,若器材的价钱居高不下,一般经济状况不佳的慢性病患者根本无法负担,在使用者不够多的状况下,也会阻碍整体远距看护设备的接受度。因此,宋俊杰认为,远距看护设备的价钱将是影响这个计划的最关键因素。

系统尚须整合



文化大学智慧建筑模拟实验室已开发成功一套尿糖检查机,让如厕的同时也能记录尿糖值是否偏高。

工研院医疗器材科技中心主任邵耀华表示,世界各国对于远距看护系统都十分有兴趣,因为这套设备不但能节省健保费用的负担,也能有效侦测疾病发生前的种种症状,是“预防重于治疗”的真正实践,但各国尚处于发展的阶段。

邵耀华指出,工研院正积极开发远距看护系统,以目前台湾的科技来说,已能有效开发相关的软、硬体设备,但由于每个厂商与学术单位各自有合作对象与自行开发的系统,因此工研院目前正尝试整合工作,让这些仪器所验出的参数能够有效转换成对保健有用的资讯,中研院也正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测试计划,希望能在明年底拿出具体的成果。(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