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大企业应承担道德和经济责任

逾百学商界巨子及智库出席世界企业公民论坛

【大纪元9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卫君宇纽约报导)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作为环球市场的个体,常常被赋予“公民”的身份。在产出和盈利的同时,如何在世界市场和当地社区履行一“企业公民”的社会、道德和经济责任﹖怎样进入并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

  8日,于纽约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大楼总部执行会议厅举办的“世界企业公民论坛”上,来自联合国、美国商业部、JP摩根、安永(或致远)会计师事务所(Ernst & Young)、壳牌基金会(Shell Foundation)、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组织、各类公司及学术界的近百名业界主管、学者智库汇聚一堂,发表演讲并研讨对策。

  主题演讲之一、摩根大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总裁哈里森(William B. Harrison JR)深信“全球化是一件好事”,但挑战亦不小。他认为企业不只是要获取利润,更应致力于使世界变成一个更好的居民村庄。他认为美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给予。缘于此,摩根大通每年拿出超过一亿美金善款回馈社会。他还提到美国不仅回馈美国社会,每年还有近10%的慈善基金投放世界各地。

  另一位主题演讲人、联合国副秘书长布朗(Mark Malloch Brown)提到,放眼当今世界,无论国家之间和一国之内都存在着贫富两极,有人富可敌国,也有的发展中国家人民连洁净的饮用水都喝不上。布朗盛赞近日华仑‧巴菲特与比尔‧盖茨的慈善大合并,使得盖茨基金会每年可有3亿美金用于慈善事业。他也提到了洛克菲勒基金如何促成印度的绿色革命,索罗斯(George Soros)对波兰后共产主义的重建与90年代初俄国改革的巨大影响。

  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类新兴市场,国际公司与世界组织如何进入并帮助那里的人们﹖ 论坛主持人、美国商业部企业公民领袖中心(BCLC)执行主任Stephen Jordan、摩根大通新兴市场部主任Joyce Chang、国际私营企业中心执行主任萨利文(John Sullivan)都谈到了两个要素﹕一是正常稳定成熟的所在国政策,二是充分获得并共享信息。他们认为非民主、不自由、缺乏稳定的政策会导致投资者缺乏信心,而印尼海啸后,虽有多个国际组织前往援助,但因为彼此缺乏沟通,信息不能共享,致使最初三个月运作效率很低,令人痛心。

  在两个小时的工作午餐时间,博思管理顾问公司(Booz Allen & Hamilton)执行长Donald Pressley倡议各公司组织在合适的国家进行市场分析后建立标准,与当地业界结合,资源信息共享,选择示范国家进行试验,并表示博思愿意牵头。萨利文说他刚从菲律宾回来,发现那里许多国际公司与世界组织,尤其是非政府组织比较健康成型发展,觉得可以在菲国建立试点,成功后推及他国。

  此次论坛是由与美国商业部企业公民领袖中心(Business Civic Leadership Center)主办、摩根大通、Ernst & Young、GlaxoSmithKline 和壳牌基金会共同协办的。2006年年度BCLC世界企业公民颁奖晚宴将于11月8日于华府举行,届时获奖“公民”如英特尔、耐克、摩根斯坦利、波音等都将赴宴领奖。(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