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新闻

焦点人物:金三角毒枭坤沙

【大纪元10月31日报导】(中央社曼谷三十日美联电)权倾一时的金三角毒枭坤沙已在缅甸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外界对于坤沙的描述有很多种,有人认为他名列世界头号通缉要犯之一,也有人认为他是伟大的解放战士。

坤沙一九九六年向缅甸军政府投降,从此在仰光过着隐居生活,缅甸当局允许他私下秘密从事各种生意。

坤沙恶名最盛时,指挥一个名符其实的毒品王国,在缅甸、泰国与寮国交会处专门产毒品的金三角地区,开拓出一片丛林峡谷,并且安装卫星电视、设立学校,甚至还架设地对空飞弹。

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这位极具领袖魅力的毒枭宣称要为数十年来一直与缅甸中央政府作战的少数民族掸族争取自治。

他自称是掸族的解放战士,在缅甸东北部掸邦率领掸联军,也就是后来的掸邦军。

但全球的缉毒探员称他为“死亡王子”,美国更提供两百万美元(台币约六千四百多万)要逮捕他归案。

一九九零年,一名美联社记者骑了十一个小时的骡子,终于抵达坤沙位于偏远地区的总部贺蒙,当时坤沙告诉这名记者:“他们说我头上长角,嘴里长毒牙,不过我只是无冕的国王。”

坤沙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出生,父亲为中国人,母亲为掸族人。他并未受过太多教育,从流亡到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学到打仗与种植鸦片的方法。

一九六零年代初期,本名张启福的坤沙是金三角地区的重要人物;金三角是全球鸦片及其衍伸物海洛因的主要来源。

一九六七年坤沙与敌对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在寮国决战,在这场所谓的“鸦片战争”中,坤沙遭逢近乎致命的挫败。寮国军队最后插手干涉,轰炸双方部队,并且抢走了坤沙的鸦片。

坤沙一度在缅甸政府民兵任职,但由于涉及掸族自治运动,一九六九年关进大牢。五年后他的人马绑架两名俄国医生以此为要胁,坤沙因此获释。

狡猾的坤沙前往泰国,因为泰国政府对他比较无敌意,他在山顶设立基地,由他掌控的庞大军队掸联军负责保护。但境内住着一位毒品大王,让泰国相当难堪,一九六二年坤沙遭逐出境,他来到缅甸境内邻近泰国前线的贺蒙,后来就住在这景色优美的峡谷中。

这名多年烟瘾难戒的军阀常常以台湾流行歌曲招待访客,他也会种植兰花与草莓,并且指挥将海洛因输往全球供应给上瘾的人使用。华府一度估计,美国境内高达六成的海洛因,都是在坤沙的领域内由鸦片提炼而成。

坤沙宣称,他只是利用毒品贸易,作为掸族争取自治运动的经费来源。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顾问彭恩称坤沙是“我所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民族领袖之一”。

坤沙坚称,要使贫穷的掸邦停止种植鸦片,不再走私毒品前往“嗜毒如命的西方”,就必须在掸邦推动经济发展。他曾说:“我的人种植鸦片,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因为他们必须买米吃,买衣服穿。”

坤沙曾单方面联系美国总统,提议将他所有鸦片收成卖给华府,换取资金推动他在掸邦的发展计划。

但一九八九年他走私海洛因遭美国纽约地方法院起诉,美方并要求引渡他。

坤沙持续与中央政府及敌对种族的游击队如佤族作战,直到一九九六年,一度扬言要吊死他的缅甸军政府,提议特赦他。他解散拥有约一万名战士的掸邦军,迁往仰光居住。

媒体报导指坤沙在仰光离群索居,生活极为奢华,当局也准许他经营运输公司、红宝石矿场,以及其他事业,不过这些难以证实。

外界更猜测坤沙仍从事毒品交易,不过现在毒品市场大多被他过去的对手佤族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