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致命流感病毒的新发现

【大纪元2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吴紫绮编译报导) 随着亚洲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特别是在中国与越南,大量的返乡人潮,加上过年禽类宰杀的需求,专家警告会增加疾病爆发的危险性。专家的担心源于禽流感从二00三年开始爆发流行至今,感染后的致命率已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一。参照1918年西班牙流感仅有百分之二的致命率,却令五千万到一亿人致命的威力,专家对于禽流感不敢轻忽。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关于流感病毒的最新研究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美国的研究人员于二00五年成功地复制了1918病毒的基因蓝图。 于是,研究人员得以在实验室中重塑1918年-1919年致命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对于微生物如何能致数千万人死于非命的疑云有新的发展。

根据研究人员在猴子身上所做的实验显示,1918病毒带有一种预先蕴藏的力量,能抑制人体的免疫系统在身体遭到病毒感染初期进行反击的能力。当1918病毒有恃无恐地入侵人体时,人体为了对抗不易被察觉的病毒的扩散,只得产生大量会引起发炎的高毒性物质防卫,目的是要杀死这些病毒,以及那些已经被感染的细胞。然而这样的历程经过一段时间后,高毒性物质虽然可以破坏入侵的病毒,但同时也对人体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通常反映在人的肺脏,因为肺刚好是大多数流感病毒成长茁壮的地方。

这项研究的结果证明1918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没有关连。流感致命的原因是人体狂乱地对抗病毒同时,也极度地伤害自身的身体。 一位任职于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同时领导一组国际研究团队的病毒学家,Yoshihiro Kawaoka表示:“我们知道病毒本身是不同的,我们也知道寄主本身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1918病毒对年轻人而言具有最大的致命危机。正因为年轻人的抵抗力最强,最能够对抗严重的感染,反而成为自己最大的杀伤力。许多人在发病后几周就死亡,解剖验尸时发现,这些人因一种细菌而染上肺炎,这种细菌正提供了病毒能够感染肺脏的有利条件。 当时的许多报导也显示,有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突然一天出现初期症状没多久就死了。甚至解剖验尸发现,这些人的肺脏充斥着大量充血的液体。

当今的医疗技术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这种抗生素并不存在于1918病毒中。在西班牙流感中也有一些可以对抗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的方法。因此,了解1918病毒在分子组成的阶段是如何发生的,是目前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特别是现今,H5N1禽流感(bird flu)病毒肆虐东南亚(Southeast Asia),已经造成267名死亡。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被1918病毒感染的动物体内产出较少的干扰素(interferon)。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分裂时产生的原浆移动,此类干扰素藉由限制微生物的活动能力,能抑制病毒的扩散并避免感染新的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禽流感病毒中的NS1基因会影响干扰素的运作, 可能是H5N1禽流感演变成致命性流感的其中一项因素。 这也成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目标。

至今,1918病毒的毒性对人类而言仍是个谜。 在科学家还没有找到解药之前,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