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博览

翁氏珍藏首次在美展出“圣祖降临画卷”

【大纪元3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明美/麻州波士顿市报导)清代著名收藏家翁同龢家族六代相传的书画收藏精品,首次有系统的以“翰墨流传”四字为主题,于3月10日至8月1日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展出。

展览起源

博物馆主任罗杰斯(Malcolm Rogers)表示,这次展览起源于负责展览的中国收藏部主管盛昊的构思。盛昊在哈佛大学读艺术硕士学位时,曾在哈佛的展览上与翁万戈相遇相知,而后成为好友。他为翁万戈家族艺术收藏史所吸引,经常与同学到翁万戈在新罕布夏州的家中做客探讨。盛昊于2004年加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在得到翁万戈许可下,今年得以推出“翰墨流传--翁氏书画收藏精品展”。



收藏家翁万戈(右)站在翁同龢(生于1830到1904之间)的“一笔虎”字迹(左)旁。(徐明摄影/大纪元)

翁氏家藏展精品

负责翁氏书画收藏精品展的盛昊说,这项展览展出30余件翁氏收藏中国书画精品,大部分是首次公开于众。展品有宋、明、清文人书画作品,以明、清作品为主,包括沈周、文徵明、项元汴、董其昌、陈洪绶、朱耷、清代“四王”、恽寿平、金农等。最特别的是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圣祖降临画卷”,他以独特工笔和风格化画出圣祖降临的情景。这是梁楷同类作品唯一仅存作品。其次清“四王”之一王翚的“长江万里图卷”,在长达16大卷上,细致的描绘长江山水雄伟,沿岸景致壮观,具有观赏价值。另外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写给儿子文彭、文嘉的书信“家报卷”父子亲情,跃于其中,值得一看。

展览会中亦展示翁同龢家族书画,其中有翁同龢(生于1830到1904之间)的“一笔虎”字迹,翁万戈书写的“翰墨流传”及拍摄的电影片。



收藏家翁万戈以“翰墨流传”四字为翁同龢家族六代传承的书画收藏展览的主题。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保留下来。(徐明摄影/大纪元)



1523年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写给儿子文彭、文嘉的书信“家报卷”,展放在长桌上,供人赏阅。(徐明摄影/大纪元)

翁氏六代收藏史

翁氏书画收藏丰富,从19世纪收藏家翁同龢开始。翁同龢为清代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他两入军机,身为总理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翁氏家藏从他开始收藏集聚,经数代相承,现传至现在的翁同龢玄孙翁万戈。其中历经中国改朝换代的动荡,日本的侵华的战火,国共分裂颠沛战反复的政局,但在翁家六代子孙的保护下,翁氏书画收藏得以保留完好无损。为避免国共战火,翁万戈在1948年将家族藏品远渡重洋到美。

翁氏家族书画收藏计有900多年来的中国书画拓片近400件、善本80种550余册。

专访翁万戈

翁万戈表示,他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毕业3个月后就放弃工程行业。他喜爱艺术,是个博物馆爱好者。经常留恋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DC的史密森尼博物馆,自称是在博物馆中自学而成的艺术收藏家。

他将展览定名为“翰墨流传”,并题字留念。他解释“翰”代表“纸张”;“墨”代表“墨水”;“流”表示“向四方流通”;“传”是“翻译解说”。他希望中国传统书画能代代相传,经由艺术与历史专研、欣赏,和书画创作、影片制作,向中西人士介绍中国历史,让中国艺术走入大众。

翁万戈是1937年国共内战时迁居到美国。美总统卡特上台后,他得到毛周签署的许可,在离开中国31年后,返回老乡拜访,并捐“让”524册收藏书画,而中国政府则拨一笔款额给他。

他计划年底时出新书《顾洛阜珍藏画图集》。

随展活动

在展览其中,博物馆亦有一系列活动,有以展览主题导览的“晚清书画收藏”,“隐归山林--文人画的主题意境”讲座;有追忆往事的“漫漫美国路--华人重温过埠往事”讲坛;有丝竹乐扬的中国乐器表演;有影人心声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影片放映等等。

详情可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网页:www.mfa.org,或电话:617-267-9300。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