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现代范仲淹 设“义田” 济贫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5日讯】〔记者张协昇/台中报导〕

古有范仲淹,今有曾铭村!佃农子创业有成 回馈社会

出身嘉义佃农之家的曾铭村,打拼事业有成后,仿古人设置“义田”,雇工耕种,也常亲自参与农作,家中谷仓、碾米机一应俱全。三年多来,“曾家白米”一包包送往贫户,迄今已逾万斤。眼盲的施姓女受助户感激的说:“实在足感心A!”

曾铭村送米也捐钱,长年将一年所得的一成捐给慈善机关,光去年有收据可稽者就捐出五十多万元,急难助人未拿证明的善款则难以计数。

为了行善,现年五十七岁的曾铭村还特地加入善愿爱心协会台中分会担任执行长。他说,行善所得福报定比付出更多,古人不是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矣”吗?

曾铭村出身嘉义县溪口乡贫困农家,廿一岁退伍后到台中工作,从日薪八十元的油漆工干起,靠着勤俭苦干、努力打拼,如今是拥有两间厂房、专作烤漆及防锈处理的工业社老板。

曾铭村创业有成,但毫不奢华,开的是国产车,身上总是一袭简便工作服;走进工厂,内部陈设简陋,反倒是触目可见各慈善机构寄来的感谢状及捐款收据,而工厂后方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就是协会成员口中的“义田”。


曾铭村(左二)与善愿爱心协会台中分会成员运送白米捐助贫户。(记者张协昇翻摄)

印善书赠人劝世 行善多年

曾铭村说,他以前公忙,只能捐钱没时间亲身参与行善,直到近几年逐渐将事业交给三个儿子接手,总算有空投入慈善工作,他一方面印制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善书“传家之宝”分赠他人、劝人为善,同时协会探访发觉白米对贫困人家最实用,因而他每年购买数千斤白米济贫。

三年多前,他出资印制的“传家之宝”善书,其中一篇提到宋朝政治家范仲淹将俸禄捐出设置“义田”赡养贫穷族人,不仅让他感动,更让他产生“古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的念头,决定租地设田。

租田地耕种碾米 已送万斤

他就近租下工厂旁两分田地,自己施肥、巡田水,另插秧、收割则雇农工协助,同时自设小型谷仓、购进碾米机,订制装米塑胶袋及封口机,每年生产约四千多斤的白米,除自家食用约七百斤,其余全数捐出。三年来送出一万多斤,不少还是他亲手交给受助户的。

善愿爱心协会台中分会社工吴亚欣表示,曾大哥阐扬该协会身体力行的行善精神,让送出的白米更为珍贵。曾铭村的妻子赵玉美说,丈夫能看破钱财,投入慈善,是全家一种福报;廿八岁的儿子曾仁宏则说,父亲是那种只要够吃饱穿暖,剩下的钱都可捐出的“稀有动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