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儿科医疗难度高 医师盼健保加成给付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二十日电)台湾马偕纪念医院副院长黄富源等儿科医师今天表示,儿科医师的小病人配合度低且急性症状多,看诊时间还得因应家长询问幼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等问题,诊察相较其他科别困难,盼健保能加成给付诊察费,并多拨预算进行十八岁以下人口的医学研费。

财团法人欧巴尼纪念基金会上午邀请黄富源、台湾儿科医学会秘书长林应然医师及台大医院小儿部主治医 师李秉颖举办与医疗线记者的交流座谈会,就儿科医疗的困境与媒体交换意见。

黄富源表示,卫生署、教育部、国科会等公部门预算,统计发现花在十八岁以下人口的研究发展经费不到 部门预算的1%;而且健保经费配置也相当不公平,如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总数仅占台湾人口 9%,健保给付经费却占全部预算的33%,反观十八岁以下人口占台湾人口26%,健保给付却只占全部经费的11.3%。

他还说,小病人的配合度低,儿科医师要正确诊察有一定难度,加上值班次数多、来自家长的压力大,加 上台湾人口出生率低、幼儿生病找儿科医师看病的比率降低,使得儿科医师更加弱势。

黄富源建议,卫生署或立法单位参考意大利政府做法,规定六岁以下幼儿仅能由儿科医师诊疗;借用日本的加成制,儿科医师看诊多30%补助;将新型疫苗列入接种名单,降低社会成本。

林应然、李秉颖则说,民众现在有“感冒要看家医科、耳鼻喉科”的迷思,事实上,发烧、鼻涕是很多疾 病的前兆,“没有详细诊断如何能得知是感冒”?林应然说,很多耳鼻喉科医师看诊都没有用听诊器,而且无论大小症状,一定会帮求诊者洗喉咙,令人质疑。

李秉颖指出,洗喉咙用的喷剂成分为麻醉药及消炎药,对发炎症状会有缓解现象,但没有杀死病毒的治疗 效果,而且可能增加被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