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不适任教师 8年来仅铡288人

【大纪元5月21日讯】全国27万教师 不适任处理案少

〔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全国各级学校总计有二十七万余名教师,但教育部统计却发现,过去八年,仅有二百八十八位不适任教师被解聘、停聘或不续聘,高达十七个县市对不适任教师处理仅个位数,台南市、台中市、金门县、连江县更是八年全部挂零。

台北市家长团体及市议会近日已强力要求台北市率先拟定全国第一个不适任教师处理自治条例;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等家长团体昨日大声疾呼,不适任教师在全国各县市都有处理不彰问题,立法委员又延宕不适任教师处理相关修法,学生受教权根本没有保障,政府及立法院应该全面解决问题。

传出教师体罚的学校 没人走路

体罚、精神疾病等不适任教师案例频传,但是教育部汇整各县市资料却显示,八十七学年到九十四学年间,全国真正解聘、停聘或不续聘的老师仅有二百八十八名,有高达十七个县市,过去八年解聘或不续聘的不适任教师都仅个位数,其中除原本教师数就较少的金门及马祖等离岛县市挂零。

曾有教师体罚、校外补习等案例传出的台南市、台中市,过去八年却都没有任何一位教师因为不适任而去职。

全家盟副理事长林文虎表示,事实上,还有许多疑似不适任未被举报或被举报却未能做出惩处的“黑数”,不适任教师人数其实更多。

但目前各级学校由教评会负责不适任教师审议,其中教师比率超过一半,与会教育行政人员代表也多具备教师身份,家长只有一席,因此每每引发“师师相护”质疑,不适任教师无法退出教学现场。

全家盟促立法院 速修订教师法

全家盟呼吁,不适任教师处理应改为“双轨制”,如果学校教评会功能无法发挥,应赋予县市、中央等教育主管机关,也有权广邀各界代表设立教评会,做更公正客观处理。

教育部人事处则表示,将要求各县市及学校加强对于不适任教师的处理绩效,列入办学绩效及补助款考核,未来也将研议将不适任教师处理注意事项进一步提升到法律位阶,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落实。

全家盟指出,更重要的是,教师法修订案送进立法院已近两年,却未受重视而每每延宕,立法院应加速进行教师法等相关法规的修订,教评会中家长及社会公正人士人数及比率应该提升,以督促学校及教评会能落实汰换不适任教师,真正保障百万学生受教权益。

——————————————————————————–

教局或学校 没人愿当坏人

〔记者/综合报导〕谈及不适任教师处理问题,各县市政府教育局、校方、教师会大多充满无力感,主因在于“没人愿意当坏人”,家长及人本基金会对于教育体系“师师相护”、“轻轻放下”强烈不满,要教育单位“快刀斩乱麻”,以免不适任教师继续误人子弟。

台南市八年来处理不适任教师挂零,教育局学管课长王立杰指出,在考量当事人不适任原因,及顾及到日后生活,大都以资遣或鼓励退休等软性方式予以解决,比较少用解聘等大动作处理。

但家长会联合会理事长谢文钦认为教育局作法过于软弱,不愿做坏人的乡愿想法,会导致不适任教师有恃无恐。

师师相护?中市:不能动辄解聘

台中市连续八年来也没有不适任教师遭解聘、停聘,台中市家长协会理事长廖永钧认为应是“师师相护”使然;但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长张光铭与台中市教师会理事长叶淑芬均强调,不适任教师有一定的处理要点,若教师确实未达不适任标准,本来就不能动辄解聘、停聘。

南县教局有无力感 高市称不护短

台南县政府教育局长王崑源提及不适任教师处理议题,指依教师法规范,不能主动介入处理,这也让他充满无力感。

高雄市教育局态度也相当低调,仅强调,学校教评会通过的不适任老师,会提送到教育局申评会,教育局绝不会护短。

人本基金会高雄分会主任谢祯芳表示,不适任教师的情形实在太多了,但教育体系都是轻轻放下、官官相护,教师整体环境都生病了。

高县教师会副理事长刘亚平说,推动不力主要在于没人愿意当坏人,校长是一个关键人物,他如果不愿意启动这套机制,谁也动不了。

屏东县教育局指出,以前教师解聘案件大多是经司法判决确定,争议不大,最近某国小英文教师因“教学不力”遭解聘是首例,教育局希望藉由此案建立一套评估及判断流程,让不适任教师转换跑道。

台东县学生家长协会理事长陈怜燕则说,协会曾试图结合全国家长团体透过立法建立不适任教师退场机制,但遭部分立委挡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宜立法解决。

澎县设申诉制度 至今无人反映

澎湖县教育局自设立不适任教师申诉制度后,至今却无人申请,教育局长胡中铠坦言,长期都没有人愿触摸这块敏感区域,但若有家长或学生反映,也会主动介入调查。

新竹县六家国小家长会长杜文中表示,疑似不适任教师,若只是因为能力或心态问题的话,教育局和校方应先考虑调整职务或辅导,如果对方还是不改作风,就有必要考虑让他离开教育界,以免影响下一代。

苗县教育局则表示,“疑似”不适任不代表“确定”,基于保障教职员的工作权,不适任教师的认定标准严格,不是说开除就能立即开除。

——————————————————————————–

问题老师 这校不要上别校



台北市家长及议会催生全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评鉴暨不适任教师处理自治条例”。//自由时报


优秀的教师能春风化雨,对学子有正面影响。//自由时报

〔记者谢文华/台北报导〕屏东县黄姓老师在外开设补习班,并涉嫌雇用大学生作为补习班学生枪手作弊,学校却只能不续聘,他还是可以到其他学校任教!另一名蔡姓老师,被举发嘴里含着糖果以嘴巴喂小六女学生吃糖果,结果发现过去在他校就有类似举动而被要求做心理辅导,结果这名老师又改名到其他国小任教。

色狼老师 家长扬言转学才解聘

除上述案例外,人本教育基金会还举例,屏东县另有侨德国小男姓老师涉嫌猥亵女学童,趁上电脑课时碰女生胸部,午休时要女生蹲在他面前为他按摩小腿,屏东地院判他强制猥亵,教评会心软一时无法做决定,家长会长表态将全数转学,学校才解聘他。

人本表示,不适任教师的处理应从制度面来落实,应尽速修法,限缩教师代表减少至三分之一以下,另增加家长代表及校外社会公正人士代表比率。

此外,人本也建议应在教师法中,在停聘、不续聘处分之外,另应比照医师、律师等,增加“撤销教师执照”的规范。

全国教师会则指,教评会、申评会相关人员欠缺训练,也欠缺公权力调阅资料,才造成证据不足,难以处分不适任教师的盲点。

地方、全国教师会成立至今近十年,一直想成立教师自律公约,今年将首度针对教评会、申评会等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不适任教师的研习营,全面提升相关人员专业训练。

全国教师会教学研究部主任詹政道则指,全教会也多次要求教育部公布各地教评会、申评会针对解聘、不续聘的申诉案件最后成功回聘的比率,教育部迟迟拿不出数字,外界不能因为少数不适任教师的案例,印象式“打翻一船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