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闻

美国举办气候变迁会议 动机与成效遭质疑

【大纪元9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蔡蕙如华盛顿特稿)由美国政府提议并主办的一个气候变迁会议二十七日起在华盛顿举行两天,包括欧洲联盟、联合国在内的十九个国家与组织代表与会,声势浩大。不过,会议尚未结束,举办会议的动机却遭到质疑,不仅场外有绿色团体抗议,会议成效也有待观察。

这项“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迁会议”的召开,据美国代表、白宫环境品质委员会主任柯诺顿(James Connaughton)在记者会中表示,是为了让各国找出长期目标,并为“京都议定书”在二零一二年到期后的气候变迁议题,找出解决方案。

与会的国家包括与美国同为两大废气排放国的中国,以及八大工业国(G8)、印度、日本、南韩、巴西、墨西哥、澳洲、印尼与南非。

不过,在会议地点的国务院场外,却有数十名绿色团体民众到场抗议,表示布希政府举办会议是为了规避联合国的减少废气排放进程。

这些环保人士的批判,主要来自于美国身为废气排放第一大国,却迟迟不愿对废气排放设定上限;而美国身为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UNFCCC)的京都议定书发起国之一,却不愿签署,更令相关人士批评美国只图自身经济发展。

根据二零零五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已开发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二零零八年至二零一二年间,达到较一九九零年平均削减百分之五点二的目标,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少排放量的责任。

美国政府曾经对于京都议定书将某些国家排除在限制外表达不满。因此,环保人士以及部分欧盟国家认为,美国举办此次会议,是为了主导二零一二年以后的“后京都议定书”的议题,意图规避UNFCCC强制减少废气排放量目标。

这项会议紧接本周才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气候变迁会议后,以及十二月即将于印尼巴厘岛召开、针对京都议定书到期后规划新进程的气候变迁会议之前,时间点的确令人有相当联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已指出,在巴厘岛会议中,将强调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

不过,美国国务卿莱斯在会议开场致词时表示,美国支持联合国大会的目标,也希望在印尼举办的会议能成功。她说,会议是为了强化并促进UNFCCC的讨论。

莱斯表示,“我希望强调,美国非常严肃看待气候变迁,因为我们同时是主要经济体与主要废气排放国”,“现在,是我们身为全球领导国的责任,对于如何解决气候变迁,凝聚新的全球共识”。

那么,领导国要如何支持联合国目标,又凝聚新的全球共识?财政部长鲍尔森在开幕致词时点出这个会议的重点之一,是敦促发展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共同使用科技解决问题。

他说,发展中国家今天有使用科技的管道,而这是过去所没有的,“我们必须拆掉阻止今天干净科技传布的人为障碍”,“(环境)进展需要全球快速发展并建置干净有效率的能源科技”。

欧盟国家不止一次表示,希望美国在减少废气排放上以身作则,带动中国、印度跟进。不过,美国希望全球一同使用干净科技的诉求,显然是针对议定书中,不具减少排放量责任的开发中国家而来,等于又将问题焦点转向开发中国家。

据指出,这次会议目的主要是让各国就长期目标的建立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不期待具体结论。不过,在各方固守己身利益的情况下,不论会议结果为何,对开发中国家或已开发国家来说,显然当前经济发展依然胜于环境保护。

以这点来说,在要开发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间寻求平衡便不简单。代表中国前来出席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日前便在华府表示,“对开发中国家来说,主要的任务仍是减少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