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亚洲中东主权基金再注资美两银行

【大纪元1月17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袁野2008年1月17日华盛顿报导)美国两家主要投资银行再次获得亚洲和中东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巨额注资。金融界人士指出,外国政府在投资美国金融市场的时候采取越来越低调和务实的策略,因此也正在获得越来越大的成功。

*最大的外资注资行动*

美国两大主要投资银行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宣布了总值为210亿美元的筹资计划,以缓解美国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这笔即将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外国政府控制的主权财富基金。

花旗集团的融资计划涉及金额高达145亿美元。其中最大一笔投资来自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注入的近69亿美元。其他投资人包括科威特投资局、沙特王子阿尔瓦立德、以及几家美国投资机构。在美林方面,66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主要来自科威特投资局和日本瑞穗金融集团。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花旗和美林公布的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外国资金向美国银行的注资行动。

两家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从其最近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可见一斑。去年第三季度,美林遭遇近百年历史上的最大季度亏损22.4亿美元;而花旗惊曝去年第四季度的98亿美元亏损,同样也创下了该集团的历史记录。两家公司都把亏损归咎于次贷危机。

*“因为那里有钱”*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劫匪之一威利.萨顿成功洗劫了多家银行后终于落入法网。当联邦执法人员问他为什么抢银行的时候,萨顿平静地答道,“因为那里有钱。”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首席经济师大卫.怀斯说,高昂的油价和贸易顺差为中东和亚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因为那里有钱”也正是花旗和美林这些公司向海外主权基金求援的主要原因。

他说:“他们需要钱。就像英语俗话说的那样,当你需要钱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了。”

*低调和务实的姿态*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的几个月里,进入美国注资救市的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已经超过400亿,这个趋势引起了美国国会的不安。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成员查尔斯.舒默参议员说:“随着主权财富基金对美国公司投资的增长,外国政府实体的施加控制和影响的前景也就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觉。”

2005年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和2006年迪拜港口世界并购美国港口的计划均在美国国会的反对下功亏一篑。去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外商投资和国家安全法案》,加强美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和管理。

美国瓦乔维亚银行首席经济师杰伊.布莱森说,针对美国国内的政治气候,外国投资者正在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在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采取了更加低调和务实的姿态。

他说:“在中海油和迪拜港口世界两个案子里,国外投资人寻求的都是多数控股权。但是,现在花旗和美林的融资计划涉及外国投资者拥有很小的一部分股权。再有,和能源公司和港口管理相比,投资银行和金融企业的政治敏感性相对小一些。”

*市场供求会发挥作用*

目前,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大约40%由外国投资者持有,其中大多数为政府投资机构。近年来,随着美联储一再降息,各国政府持有的美国国债何去何从成为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

如今,随着外国主权财富基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花旗、美林等公司会不会造成外国政府减持美国国债?标准普尔公司首席经济师怀斯相信,市场供求的调解会继续发挥作用。

他说:“外国投资者现在注资美国公司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要低于投资其他资产的收益率。面对收益率的差价,投资者的反应只能说的理性的。如果政府债券果然出现减持危机的话,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自然会上去。”

目前,全球有近30个国家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其中既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贸易大国、也包括阿联酋、伊朗、利比亚等西亚北非产油国。由于政府操控的背景,这些基金的规模很难估算。不过,华尔街的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总体规模大约在两万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