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学子修炼

英国曼大获奖的中国女孩

那一年,报名曼大传媒专业的有500多人,其中只有17人入选,除沙米外都是英国人。

【大纪元1月2日讯】2003年秋,沙米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传媒专业录取。沙米当时只有16岁,到英国才一年半。进入大学攻读本科,她是同班同学中最小的一位。三年后,沙米以优异的毕业论文令人刮目相看,所在的学院因为她突出的成绩和特殊的贡献,授予她“社会学奖”。同年的这个奖项只有两个人获得,另一位是个英国学生。

沙米年仅19岁就以优秀的毕业论文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学奖”,这对于来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不仅是个鼓舞,而且也让人感到好奇。是中国学生“埋头苦读”的传统成就了她?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那么先让我们来追溯到她的童年时代。

沙米说,她从小和做媒体就很有缘分。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沙米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被选进一家电视台的影视班培训了两年。她在电视台主持过几期儿童节目,还给动画片配音。沙米所在的是一所重点学校,国外的乐团、政府机构到学校参观的时候,她还担当英文主持。

对于这些抛头露面的事,沙米并不是很感兴趣,这些事情做多了,感觉到并不属于她自己,她更喜欢的是幕后制作的事情。

沙米对文学很感兴趣,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写散文,曾想当一名作家。也许是得益于大量的阅读,沙米的成绩在年级里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品学兼优。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应该顺理成章地为她日后选择研究传媒铺平了道路,但是沙米并不完全认同。

沙米也曾经有过坎坷的经历。在沙米9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的心情一时跌倒了谷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幼小的沙米走过那段痛苦的过程呢。透过清澈的眼眸,读到她平静的内心世界,沙米说:后来,我不仅心情恢复平和了,而且成绩更好了,是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法轮功。

沙米10岁时,离异后的妈妈情绪低落,还患上了心肌炎,四处求医无门。偶然的机会,妈妈的同事向她介绍法轮功,妈妈一试,效果非常好,就认真地炼起来,不仅身体好了,心情随之也愉快起来。沙米也有机会看到了《转法轮》原著,一看就爱不释手,觉得写得非常的好。

当时公园里有炼功点,于是母女俩每天早晚和周末都去炼功,日子过得很充实,其乐融融。炼功点的其他人也是一样,无论严寒酷暑,大家都坚持去。

回忆起那个时候,沙米缓缓的说:“其实我非常怀念国内在镇压之前那段时间。那个时候在我们炼功点上,每天大家下了班之后都到一起炼功。当时来的有已经工作的人,有学生,有老人家,甚至还有他们带来的孙子孙女。忙了一天之后,大家之所以愿意来,是因为炼完功后,交流的都是高尚的事情。以前,人们难免会为在单位、学校和家庭中的摩擦和冤屈感到愤愤不平,炼了法轮功之后,大家交流的是如何找自己的原因,因为我们师父告诉我们在任何矛盾中都要向内找,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所以大家都非常坦然、非常真诚。如果让我来形容,就是这个场很纯净,是一块净土。”

然而,99年7月开始,整个中国社会对法轮功的宣传突然180度大转弯,恶意攻击四起;警察还到公园守着,不让他们去炼功,谁炼就抓谁。这让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沙米感到非常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同时感到很压抑。

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沙米开始想研究中国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沙米认为:中国现有的是专为政权服务的党控媒体,所以老百姓才会受骗。

那一年,报名曼大传媒专业的有500多人,其中只有17人入选,除沙米外都是英国人。那年沙米只有16岁,是班里最小的。三年后毕业时只剩14人,沙米是其中的佼佼者。

沙米的导师告诉她,这个专业录取学生的标准取决于学生个人的能力。沙米在个人自述中谈到的对中西两种媒体机制差异的思考,以及过去的经历,让导师们认定了她正是他们想要的学生。

然而求学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英国没有接触高中或预科课程的沙米,感到在曼大的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开始她连怎样做笔记都不会,甚至怀疑自己能否读完,但是凭着一股毅力和认真她坚持下来了。

大一结束时,成绩并不出色。大二的时候,学业的难度一下子加大了。沙米思考着要做自己的项目研究,自然而然地,她选择了研究中西媒体机制的不同。除了花时间在图书馆做大量的阅读之外,沙米在业余还为一个独立华人国际广播电台做义工——这对性格内向的沙米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但是却深深地吸引着她,因为这个电台的宗旨,是让普通中国老百姓能够发出他们在国内无法发出的声音和冤屈。

沙米说:“到了国外之后,特别是在大学里我学的是媒体,我就逐渐的发现中国的媒体和西记媒体在整个新闻报导上、角度和机制上都是不同的。国内的媒体无论是党的喉舌,像《人民日报》这些党报,还是新兴的一些媒体走的是市场路线,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要受政府的控制,可是国外就不一样。那么在我工作的这个华人电台,它的宗旨就是让普通中国老百姓能够发出他们在国内无法发出的声音和冤屈。我想说我的这份电台的义务工作和自己的学业并没有冲突,相反,还帮助她对一些社会的问题看得更深入。大三毕业时,沙米的毕业论文《中国媒体在政治和市场两种压力下如何运作》。因为以前在做电台的一些采访当中经常要采访中国大陆的一些学者,还有海外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在跟他们聊天和采访当中我就能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问题看的更透彻。当时我选这篇课题的时候我的导师劝我说会不会比较难做、也比较敏感,能不能拿到一些采访资料,但是我觉的我对这个课题很有信心,而且我觉的非常有意义。我的这篇论文拿的是我们系的最高分,我也因些获得了我们系的社会学奖。”

如果以为沙米的成绩是因为她只专注学业和研究课题,那就错了。沙米的生活,并不只有学习,日常生活、信仰、义工和社交都各占一席之地。

沙米的妈妈在英国工作,但却在离她很远的城市。学习之余,沙米要自己妥善安排好饮食、合理支配用钱。

沙米在电台的义务工作,包含了采访、收集资料、编辑、写稿、制作节目等环节,她要在顾及好学业的前提下,分配好时间和精力。

在大学的社团里,沙米是法轮功协会的主席,每周开设免费教功班。为了让人们了解迫害中真实的法轮功,要定期举办人权探讨会,还经常参加讲真相和请愿活动。

英国的大学生群体里,有不少人染上抽烟喝酒甚至吸毒的恶习,沙米不仅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而且还能顾及和大家的正常社交。

正值青春年华,沙米没有象很多同龄人那样追求对生活的享受,她所努力做的是超越她的年龄和性格的事情;可贵的是,她在各方面都能做好。对此,沙米的回答简单朴实:“我是炼法轮功的,师父让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做个好人。”

沙米感慨中共迫害法轮功所造成的大环境,让她一时间成熟了许多。法轮功提倡“真、善、忍”,沙米认定:为敢于说真话的电台做义工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沙米认为,中国大陆需要一个真正独立的媒体。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发出真正的声音,了解社会的真相,做出真实的判断。这对中国人来说,才是真的好。

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沙米很有感慨: “如果我一帆风顺地走过来,到今天也许不一定能拿这个奖。我不赞成这场迫害,但是在迫害发生的大环境下,当时我处在这么小的年龄,却不得不去面对社会中这黑暗却又真实的一面,这才引发了我真正的思考,最终促成我的研究达到这样的深度。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也想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真正跨出了那一步,我的内向和害羞也就不算什么了。”

沙米——一个谦和恬静的女孩。也许她在生活中没有牡丹的艳丽夺目,但却拥有着荷花般恬淡优雅的品质,香远逸清。

沙米的成长经历和她的这番感言,是否也让你对这个小女孩的不懈努力和坚强信念而暗暗钦佩呢? 虽然小小年纪就要面对黑暗和丑陋的社会现实, 但凭着对“真,善,忍”的信念,沙米突破了一切外在和内在的障碍,获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我们相信,面对未来,沙米会走得更好、更稳。

(http://www.dajiyuan.com)